第850章 自有臣子守死节 去白山四面乡音
作者:谦和   此去安都两万里最新章节     
    当汉军赤色大旗插在东都城头时,东都外城、内城的城防也逐一落入汉军之手,标志着这座昔日繁华的齐国都城正式易主。
    在这历史更迭的关键时刻,薛平之与一众汉将率领着麾下精兵,浩浩荡荡地向着东都齐国皇宫进发,意在彻底肃清可能潜藏的残余反抗力量。
    皇宫御道之前,变故突生。
    当薛平之部下的铁骑缓缓行进至皇宫前那宽阔而庄严的御道之前时,气氛骤然紧张。
    一位身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只见此人身着一袭淡雅儒士衣袍,气质温文尔雅,傲骨天成,眉宇间透露出刚烈之气,正是齐国三公之中以智谋文采着称的王儒经。
    此刻,王儒经未着朝服,表明此时的自己与大齐皇室无关,只代表自己罢了。
    王儒经手中紧握一柄君子剑,剑尖轻点地面,直指前方黑压压的汉军将士,仿佛以一己之力,欲阻挡这历史洪流的推进。
    “齐国,儒生,王儒经,在此拦路。若要进宫,那便血溅三尺。”声音虽不高亢,却字字铿锵有力,满心决绝。
    话音未落,几名性急的汉军将士按捺不住,正欲上前,欲将这位敢于挑战大军威严的儒士拿下。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变故突起。
    “王公!我等前来助你!”
    只见那王儒经身后,从御道两侧拐角接连涌出三百余名身着飞羽仙鹤服,手持锋利横刀的精悍之士,众人步伐整齐,气势如虹,显然训练有素。
    为首之人,身形挺拔,闻言庄重,正是大齐皇城司的司主,赵俊毅。只见其一声怒喝,震彻云霄:“哼!大齐朝廷虽亡,但,我等不愿独活!杀!”
    一声呐喊,满是对旧朝忠诚的最后宣言。
    随着赵俊毅的命令,三百皇城司高手如同离弦之箭,毫不犹豫地冲向汉军,一时间,刀光剑影,杀声震天。
    面对突如其来的皇城司精锐冲锋,汉军并未显得慌乱,反而展现出了极高的战场素养。
    当皇城司高手们如潮水般涌来时,汉军的弓弩手们迅速反应,伴随着一阵紧促的号令声,无数箭矢如同乌云压境,遮天蔽日般射向敌军。这些箭矢精准而致命,瞬间在皇城司的冲锋队伍中撕开了一道道血口,哀嚎声、惨叫声此起彼伏,原本气势如虹的冲锋瞬间受阻。
    紧接着,汉军的刀盾兵与长矛兵临阵之时演练好的阵型,迅速结阵而上。刀盾兵位于前方,以坚固的盾牌形成防线,抵挡着皇城司高手的疯狂进攻;而长矛兵则紧随其后,利用长矛的长度优势,不断刺向敌人的空隙,给予致命一击。
    激烈的交锋中,汉军凭借着严密的阵型、精良的兵刃甲胄逐渐占据了上风。战至最后,齐国三百皇城司精锐最终被汉军杀了个干净,御道上只剩下残肢断臂与斑驳的血迹。
    而王儒经,这位齐国三公之一的儒士,尽管心怀死志,拔剑向前,试图以自己的生命为故国做最后的抗争,但在国家大势之下,个人的英勇终究难以扭转大局。
    混战之中,一支汉军的流矢不偏不倚地射中了他的胸膛,王儒经的身体微微一震,随后缓缓倒下,纵使有万般不甘,终归于沉寂。
    ……
    苍茫辽阔的去白山脉之下,齐军大营巍然矗立,十五万大军退守此处,丞相许白统率大军,抵御着汉军如潮水般的攻势。
    数月间,战火连天,硝烟弥漫,双方在这片土地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然而,随着松阳、随州、营城等战略要地相继失守,汉军步步紧逼,齐国东都已悬于一线,去白山大营中的齐军皆时心绪不宁,担忧东都安危。
    许白,这位齐国栋梁,面对如此危机,并未选择逃避,而是决定寻找时机,率军突围,折返东都救驾。
    然而,汉国大将军昭苏早已料到这一步,他亲自指挥三十余万大军,将去白山周边的所有通往东都的大路小路封锁得密不透风,使得许白的突围计划化为泡影。
    无奈之下,许白只能依托坚固的大营,继续与汉军周旋。
    屋漏偏逢连夜雨。
    当传来庸郡的于维、寿宁的储靖两支齐军也被汉将曹知节、杨潇逐一击败的消息时,许白内心的压力达到了顶点。
    一夜之间,丰神俊朗的许白,须发竟全然斑白,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疲惫与无奈,大帐内,陷入长久地沉默。
    即便是在这样的绝境之中,许白依旧保持着冷静,他居中调度,指挥若定,利用地形,一次次挫败了昭苏的进攻企图。
    汉将昭苏屡败屡战,深知许白之才,自己难以轻易攻下这座固若金汤的大营,于是转而采取围困之策,意图耗尽齐军的粮草与士气。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际,一个震撼人心的消息传来。
    汉军骠骑将军薛平之派遣张英携带着齐国的伪帝玉玺、冕服、节杖等象征皇权的物品,抵达了昭苏的大营。张英带入帐禀报:“大将军!诸位将军。我等不负所托,与李玄贞将军及时策应,如今,齐国国都已破,伪帝启已向我军投降。”
    这一消息迅速在汉军中引起轰动,昭苏与众将无不欢欣鼓舞,认为这是结束去白山战争的最佳时机。
    紧接着,昭苏派遣使者,携带这一重大消息,前往去白山齐军大营,面见齐国丞相许白。
    汉军使者言辞恳切,劝说许白认清大局,为免无谓的牺牲,应顺应天命,举兵投降。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齐军众将纷纷表示不信,更有气愤至极的齐军将领拔出佩刀就要杀了汉军使者。
    “住手!都退下,本将独自静静。”
    “诺。”
    许白深知大势已去,心中五味杂陈。
    ……
    入夜
    汉军大营内,灯火阑珊。
    大将军昭苏深知此刻正是瓦解敌军意志、一举破敌的绝佳时机。于是,昭苏果断下令,趁热打铁,发动攻心之计。
    令从占领齐地中征召而来的军将兵卒站在汉军阵前,面对着被重重包围的齐军大营,高呼着劝降之语。
    与此同时,昭苏还重金聘请了附近郡县的乐师。
    夜幕之下,他们被安排在了齐军大营的四周,手执各式乐器,开始高奏起悠扬的齐国曲调。那些旋律,或激昂慷慨,或缠绵悱恻,每一音符都承载着对齐国的深情厚谊,也勾起了齐军士兵对家乡、对亲人的无限思念。
    更有那些耳熟能详的乡野之音,将齐军士兵们带回了那片宁静的田野,那里有童年的欢笑,有母亲的呼唤,有青梅竹马的约定。
    ……
    齐军营寨之内,士兵们的眼中开始泛起泪光,呜咽之音不绝于耳。
    良久,有人承受不住趁着夜色的掩护,离开了营寨,踏上了投降汉军的道路。
    长夜过半。
    齐军兵卒,或是孤身一人,或是三五成群,悄悄离开大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