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话的大婶有些犹豫。
蔬菜在冬季确实是金贵玩意儿,但再金贵,它也只是一道素菜啊。怎么能跟肉比呢?
说话间,粮铺门口的摊位上又围上来不少看热闹的人。
李叔见这些人只看不买,心里急得不行。
自己这嘴巴都快说干了,可这些人就是不掏银子。
小姐说的还真是没错,这卖油菜苔跟卖粮食还真不一样。
粮食那玩意儿,人人都得吃,是日常必须消耗的东西。
可油菜苔这玩意儿,又不指望它能吃饱肚子,大家都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在这里围观。
要不是油菜苔是第一次出现在众人的眼前,估计连围观的人都没几个。
“哎呀,好香啊。”
“这香味儿是从哪里传出来的?掌柜的,你们家这粮铺,现在不卖粮食了,改卖饭菜了不成?”
就在众人犹豫不决的时候,后院里李婶炒油菜的香味儿飘了出来。
围观的众人闻到这香味儿,好奇的开口问道。
“呵呵,如今铺子里没有粮食了,这是炒油菜的香味儿。”
围观的众人听到这话,有些不相信的看着李叔。
“掌柜的,你刚刚说啥?你说这香味儿就是眼前这东西炒出来的香味儿?不可能吧?”
说话的人说完,拿起摆在摊位面前的油菜闻了闻。
“这也没什么香味儿啊。”
李叔笑了笑。
“生的自然是没什么味儿了,可它炒出来的味道还真不错,比萝卜白菜好吃多了。”
李叔的话音刚落李婶便端着一个大碟子出来了。
“炒油菜苔来了,大家让让,大家让让,可千万不要被菜给烫到了。”
李婶将炒好的油菜苔给端上了桌子。油菜苔特有的香味飘了出来。有些没吃早饭的人突然闻到这味儿,下意识的用力吸了吸鼻子。
“哎哟,还真是这叫做油菜苔的东西散发出来的香味儿啊。”
林九月见已经宣传的差不多了,站出来说道。
“各位乡亲,这油菜苔已经炒出来了,你们若是不相信这油菜苔好吃的,可以过来尝尝,这边有筷子。”
林九月说完,汐月便主动上前帮忙。筷子只有一双,也不可能让一个人用了就丢了。
汐月站在一旁,夹起一根油菜苔。
“炒油菜苔免费试吃,免费试吃了啊,吃完为止。大家若是有感兴趣的,可以过来尝尝。”
最开始问话的大婶听到汐月这话开口说道。
“小姑娘,真的可以免费试吃?”
汐月点了点头。
“当然可以了。咱们东家,从来都不骗人。”
汐月说完,人群中便有人开始跃跃欲试了。
汐月见状,继续说道。
“大婶,您要尝尝吗?这油菜苔免费试吃,不要钱。”
大婶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听汐月的,试吃一下,看看这油菜的味道究竟如何。
“那我就尝尝?”
汐月将筷子上的炒油菜递到大婶的面前。
“大婶,今儿是免费试吃,我们没有带那么多筷子,为了方便后面的人试吃,麻烦您用手拿一下。”
大婶听完这话,看了看自己的手。
嗯,手有一点脏。
不过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在乡下,用手拿菜吃的情况还是很常见的。况且,人家都是免费试吃了,自己也不能太过为难人家不是?
“行,那我就先尝尝,若是好吃,我便买一点。”
大婶说完,直接将汐月筷子上的一根油菜苔捏住,放在嘴里吃了起来。
围观的众人见大婶试吃,个个都紧张的看着大婶,希望能从大婶口中得知眼前这玩意儿到底是个什么味道。
“怎么样?怎么样?好吃吗?”
大婶吃完,砸吧砸吧嘴。
“不错,比白菜萝卜好吃多了。”
冬天的蔬菜,一般都是白菜萝卜。不过,南方那边,蔬菜的种类会多一点。
但这里距离南方的距离还有一些。蔬菜运过来,烂都要烂一半。剩下的那一半,也不是自己这些普通百姓能吃得上的。
“姑娘,你们这油菜苔,卖多少钱一斤?”
关于油菜苔的价格,林九月她们在家的时候并没有商量,这会儿听到有人问价格,汐月的脸上瞬间露出了笑容。
但笑容没持续多久,汐月就笑不出来了。一脸无助的看着林九月。
林九月见汐月看着自己,知道是自己该上场的时候了。
“这位婶子,冬日里蔬菜价格贵,大家都是知道的,咱们呢,也不卖高价,一斤十个铜板。两斤十八个铜板。”
林九月的话一出,围观的人纷纷开口道。
“姑娘,你这油菜苔卖的也太贵了,能不能便宜点?你要是便宜点,咱们大家就都买一点。”
林九月笑着摇了摇头。
“婶子,这个价格已经是非常公道了。您去别的地儿打听打听,谁家还能有我家卖的便宜?”
这东西,南越国的人第一次见,又是自己兑了灵泉水浇灌出来的,卖十个铜板一斤已经是相当平价的了。
“姑娘,十个铜板一斤太贵了,少一点呗。”
林九月的脸上露出一丝笑,然后淡定的摇了摇头。
“婶子,十个铜板一斤的蔬菜,你在冬天还很难找到,况且,这油菜苔,整个南越国,你也找不出来几个卖的。”
大婶听完林九月的话沉默了一下。
蔬菜确实金贵,但要让自己用十个铜板去买一斤蔬菜,自己心里还是有些过不去那个坎儿。
“贵了,姑娘,再少一点呗,你要是再少一点,咱们大家都买你点,你卖完了,不就可以提前收工不是?”
听到这话的林九月朝粮铺的大门看了看。
“婶子,您要是想便宜一点,不如买两斤吧,两斤的话,算下来,一斤合九个铜板。”
妇人低着头想了想。
蔬菜看着多,一炒就会缩水,两斤算下来也没多少。
不过,价格上还是有些不满意。
但一想到,其他的蔬菜,除了萝卜白菜什么的,一斤都要十多个铜板,妇人瞬间觉得,十个铜板一斤,也不是那么让人难以接受了。
“两斤十八个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