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大夏新的初中语文课本
作者:忆与卿书   我在三国当皇帝,被后世直播日常最新章节     
    “准备工作办的怎么样了?”
    一位穿着黑色夹克、白色衬衫的庄重老者,严肃的问道。
    “文长(zhang),已经安排好了。”
    “可定下时日?没几个月了,下一届初中课本,一定要完美更替。”
    “今日已经和中学教材勘定会的领导们交流过了,样本今日就出。”
    “嗯,出了以后,及时给各地中学教务分发一份样本书,让他们备案,也好心里有个数。”
    “明白了,请您放心。”
    部员看到文长离去,便迅速回到工位上,啪啪啪的又忙碌起来。
    ...
    “听说今日,上边会送来一份新的初中语文书啊。”
    西山地区,一个戴眼镜的老校长说道。
    “哦?校长,我也听说过,本以为是个传闻,没想到是真的。”
    一个中年男子笑着道。
    “哈哈,张老师,你是咱们学校的骨干教师,这次课本到了,你可要好好研究一下啊。”
    张老师自信道:“校长放心,我会第一时间,研究新内容的,到时候,我主张啊,把咱们全校的语文老师集中起来,大家一起阅读新内容,顺便开个研讨培训会,交流一下心得,也可以提前备一备教案。”
    “嗯,你这个想法就很好嘛!这样,你定个时间,到时候,让教务办那边的老师,把咱学校电教室的钥匙留给你。”
    “好。”
    “对了,你最近,可以多去关注一下音斗平台,那上面有个跨时代直播,我老了,平时学校事情多,没那个精力去追看,但是听说这次教改和这个直播有关,而且关联很大,多了解一些,总归是没错的。”
    中年男子腹议,天天忙碌得很,哪儿有时间去看什么直播呢?
    但是张了张嘴,还是说道:“好的,我回去研究一下。”
    “嗯。”
    ...
    张老师回到家,打开音斗平台,果然,主页就是白鹭的直播间大封推!
    倒吸一口凉气:“这待遇!平台是她家开的吗?”
    果断点进去。
    恰好听到刘景吟诵的四句诗词。
    “大汉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张老师大惊失色,颤抖的双手打出:“主播这等才学,不去文坛扬名立万,竟然甘心在此处当一个小主播?”
    “???”
    “哥们认真的??”
    “什么年代了,不会真有人不认识秦王哥吧!”
    “不会吧,不会吧。”
    ...
    张老师看到突然暴涨的弹幕量,仔细阅读,又吃了一惊。
    校长的意思是...这是真的有人穿越到了古代!!!
    大汉?
    秦王??
    主播是旁边那个小女孩???
    嘶~
    不行了,cpu干烧了!
    等等,那首诗,记下来!
    多年当教师留下的好习惯,那就是好记性不如赖笔头。
    “嗯?”
    “莫非...”
    “这次全国中学语文教改,是增添了这位大汉秦王的诗词?”
    娘的,不会真有人穿越吧?这不科学!
    张老师觉得自己仿佛抓到了什么。
    ......
    时间一天天过去,终于...
    “博文中学,有你们学校的快递。”
    “交给我就行了。”
    门卫秦大叔一脸憨厚的从快递员小哥手中接过一个包裹的严实的快递。
    “博文中学,钱博文?”
    “校长的快递!”
    秦大叔心中想着,要赶快给校长送去。
    这时,一个中年男子来到校外。
    “秦哥,是不是有个快递刚才送到了。”
    “啊对对对。”
    “给我吧,校长刚刚来电话,让我来取。”
    秦大叔有些纳闷,这么快?
    “好的,那辛苦张老师跑一趟了。”
    “嗐,咱学校就那么大,就当锻炼身体了。”
    ...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
    撒开包裹精美的外壳。
    书香味散发开来。
    张老师一脸陶醉。
    “掀开书籍,第一页,序言。”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大汉--秦王刘景--光和七年(???)”
    ???
    张老师懵了,写得好!写的真好,但是,这是不是应该写到历史书上啊...
    写到语文书里,总让人觉得---怪异了点。
    接着看起古诗词。
    嗯,大奴王朝那几首流传下来的名诗还在,不过向后挪移了一番。
    前面增添了两首。
    “河南吏---大汉--秦王刘景”
    “无名---大汉--秦王刘景”
    张老师眼中充满好奇,找到无名,读了起来。
    “无名-刘景”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好,好,写的真好!比大奴皇帝那个一片两片三四片好多了!”
    “哈哈哈,文坛之幸,大夏之幸啊!”
    “背,都tnd给我往死里背!哈哈哈哈哈哈”
    张老师双眸通红,面若疯狂。
    ......
    “末将,大汉右中郎将朱儁参见大王!”
    “老臣,太尉张温,拜见大王。”
    “末将等,拜见大王。”
    ...
    刘景有些吃惊,先是让众将起身。
    拉着张温的手道:“孤此次平定东部黄巾主力,便直接带兵马前来河北,没想到太尉先于孤到达此地。”
    张温微微一笑:“老臣惭愧,幽州黄巾羸弱,但也耗日持久,得众多幽州豪杰相助,才得以平定。老臣也是近日才到的。”
    刘景面色一喜:“幽州已定?”
    “正是。”
    “哈哈哈,好啊,太尉,你们干得好啊。”
    刘景看着这位为汉室操劳的老将,心中也有些唏嘘。
    戎马一生,但董卓进京,霸揽朝政,倒行逆施,张温当时是朝廷卫尉,并不与董卓结交,董卓怨恨,且为了立威,便将老将残杀,可谓是晚景凄凉,大汉从此失去一位将才。
    刘景脑速飞转,能不能把张温也给忽悠到咱的秦王府呢?
    卢植等人安排好众将扎营休养,此时也进入大帐。
    “哦,子干兄。”
    “义真兄,哈哈哈,你们也追随大王来此!”
    张温和朱儁看到卢植,皇甫嵩进帐。
    面色激动,带着惊喜。
    “哈哈哈,伯慎,你我,有段日子没见了。”
    卢植上来便看到张温朝他走来,也笑呵呵的回话道。
    “公伟,哈哈哈。”
    皇甫嵩给刘景见礼之后,跑到朱儁面前,一记轻拳砸向朱儁的肩膀。
    朱儁大笑,还了一击。
    ...
    “将军,目前,战况如何?”
    刘景与张温闲聊,也未曾忽视朱儁等人。
    朱儁拱手:“回大王,如今,末将与太尉合兵一处,张角在广宗压力直增,贼将张宝从下曲阳回军,贼将张梁也北上广宗,叛贼三兄弟聚首一处,兵马众多。”
    “末将与其交战多次,互有伤亡。”
    张温听到正事,也面色肃整。
    “大王,老臣也同张角交手一次,此人不简单!”
    刘景面色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