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猪笼饼
作者:西门七仔   我,孙山,科举最新章节     
    两天后,何书谨的进士宴席正式开始,四面八方的人都过来祝贺。
    “家里办酒席,舅舅坐上席”,孙家村来的亲朋好友被安排到最前排的酒席上,孙山看着人来人往,看得眼花缭乱。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来的人有认识,也有不认识的。孙山第一次感受到“进士”的力量,心里更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成为宴席的主角。
    吃吃喝喝,玩玩乐乐,一天的宴席很快过去。
    孙山看到孙大姑和何姑丈脸都笑僵了,但精神焕发,足足年轻了十岁。
    何父何母、何家老太太更不用说了,迎着来来往往的宴客,整个人生都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
    倒是大表哥还是和平常一样,闲庭踱步,心平气和地迎宾,接受祝福。
    整场宴席就大表哥最从容了。
    孙山被奀仔拉走,因为他最喜欢吃猪笼饼,但何书瑜夫妻没空理他,孙大姑和何姑丈更没空理他。
    奀仔找来找去,最有空最熟悉的非孙山莫属了。
    于是急切地拉着孙山,要到门口找猪笼饼吃。
    小时候的猪笼饼
    孙山可不想跟他去要,那是何家准备给宴客的小朋友的。
    但奀仔话说得着急,又拼命地扯着孙山走,一副孙山不给他找,他就哭的模样。
    孙山没办法,只好被奀仔带着,走出院子,来到门口。
    门口摆放着两大箩筐的猪笼饼,看到客人带着小孩子的,下人就送一个。
    所谓猪笼饼,饼如其名,一种做成小猪仔形状的点心,然后用一个猪笼装起来。
    寓意是“家肥屋润”和“猪笼入水”,象征着财源广进、财路亨通。
    因为猪笼饼有趣又难得,何家非常用心地为宴客的小孩子准备的。
    奀仔是细蚊仔,自然喜欢。所以扯着孙山去门口拿。
    孙山随手要两个猪笼饼给奀仔,奀仔笑得见牙不见眼。
    抱着奀仔回院子,转弯的时候后面传来一声:“山哥,山哥。”
    孙山回过头,看到的是元姐儿,奇怪地问:“元姐儿,你怎么在这里的?”
    宴席男女分开摆,元姐儿不好好待在内院,出来门口这里干什么?
    奀仔是个有礼貌的小娃子,看到元姐儿喊了一声:“元姑姑。”
    元姐儿眼纠纠地盯着奀仔的猪笼饼,非常渴望地说:“山哥,你帮我拿两只猪笼饼,行不行?”
    元姐儿刚进来的时候,就看中门口专门为小朋友准备的猪笼饼,可惜她在外面要保持大家闺秀得形象,不能像小孩子那样要。
    刚出来上个茅房,准备回去,就看到孙山了。
    此时不要更待何时,叫孙山过去拿最合适了。
    孙山看了看肥嘟嘟的元姐儿,像猪笼饼这种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不建议元姐儿吃。
    元姐儿看到孙山皱着眉头,以为他不愿意,赶紧说:“山哥,你帮我拿两个好不好?猪笼饼真的好可爱,也好好吃。”
    元姐儿倒是想不求人,想亲自去要,但这么做有损形象。
    想要又保持淑女,只能让别人帮忙要。
    而孙山就在此时此刻出现,不选他,还选谁呢。
    奀仔也非常喜欢猪笼饼,笑呵呵地说:“姑姑,猪猪好好吃。这是我的,不能给你。”
    奀仔早就感受到有一双贪婪的眼睛盯着他的猪笼饼,等对上元姐儿的眼睛,奀仔的危险感更强烈了。
    赶紧把猪笼饼塞入怀里,还背过身,不要元姐儿看到。
    孙山赞赏地看了一眼奀仔,多么机灵的小孩子,反应真快。
    孙山想了想,还是帮元姐儿要了,看她的姿势没要过来,是不打算放他走的。
    孙山转过头,走到门口,又要了两个猪笼饼,递给元姐儿,好心地建议:“元姐儿,饼子不好吃,看看就行了,莫要吃。”
    元姐儿欢喜地接过饼子,笑着说:“山哥,饼子很好吃,我又不是奀仔,你骗不了我的。”
    奀仔虽然小,但不是傻子,连忙附和:“山表叔,饼子好吃。”
    孙山看着珠圆玉润的元姐儿,又看了看奀尖锐奀细的奀仔,他们两个姓何的口味倒是一样,但身形可隔离一条马里亚纳海沟。
    元姐儿把孙山当做工具人,用完就扔,愉快地拿着猪笼饼,愉快地告辞:“山哥,我回去了,有空再聊。”
    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奀仔也拿到猪笼饼了,急切地说:“山表叔,抱我,我要回去找姐姐和哥哥。”
    看样子是想带上饼子回去馋其他小朋友呢。
    孙山无奈地抱起奀仔,继续当工具人。
    孙山可不敢把奀仔甩下,人多口杂,最怕奀仔丢了,到时候二表哥何书瑜肯定不放过他。
    何家的进士宴席足足摆了七天,孙山也足足吃了七天的宴席。
    村长本想吃一天就回孙家村了,奈何何家太热情,强留孙家人。
    村长没办法,只好吃足七天。
    孙山有空就练字或者写文章让大表哥点评,短短的几天,受益良多。
    孙山心里想着有个进士的亲戚就是不一样,普普通通的一句点评,比自己摸索一头半个月还有效果。
    孙山可要抓紧时间地指教,不用白不用呢。
    等宴席结束后,村长按捺不住对孙家村的思念,对田地的牵挂,早早就预定回孙家村的车队了。
    何家非常大方,给孙家准备不少回礼,让孙家人面红耳赤,非常不好意思。
    孙家人就像蝗虫过境,似乎要把何家掠劫一空,秋风打得满满当当。
    何家老太太满不在乎地说:“村长啊,给你们就收呗,这些是谨哥儿宴席剩下的,带回去,沾沾喜气。”
    何父乐呵呵地说:“哎呦,谨哥儿他舅舅,你们都带回去,家里还有很多。”
    何母也说:“亲家啊,这次可要带多些回去,下次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今天的宴席呢。”
    何家就何书谨读书可以,其他四个儿郎根本不在一条线。
    何家已经把希望落到客儿,奀仔这一代了。
    而等着下一代进场科举,那是十几二十年后的事了。
    所以何家才弄得如此隆重,毕竟摆了这次,等再次逞威风可要好久好久以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