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听到了皇上病薨的消息,先是一惊,怔了一会,就睁大眼睛问道:“这是真的吗?”
“千真万确,这么天大的事,谁敢乱说?乱说是要杀头的!……还有,我们的锦衣卫队长蒋献大人,陪皇上一起死了,给皇上殉了葬,成为我朝第一个男殉葬人,……”
这个消息像风一样,很快就吹满了皇宫、南京、全国。朝里的大臣听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心里一块石头落地地说:我可以放心地活下去了!
有两个太监听到了这个消息,两人抱在一起,一个高兴地眼泪鼻涕长淌,淌在对方的肩头衣裳上,另一个扯起对方的前衣襟使劲地揩自己的脸,哭骂道:“你怎么不去死了殉葬嘛!”另一个狠狠地抓了对方腋下一把骂道:“该死的是你这个混账东西!……”
皇太孙朱允炆听到了这个消息,忙召五府六部各大臣以及侍读黄子澄入朝商议后事,决定由皇太孙朱允炆带领大家先参拜皇上遗体和开读皇上遗诏,然后诏告天下,同时加强城防兵力,维护社会治安。
找到遗诏后,他们返回奉天殿,大家跪在大厅里,由专读圣旨的老太监宣读第一、二、三个遗诏后,大家起身,黄子澄对大家说:“国不可一日无君,现在是正午时分,请皇太孙朱允炆马上登基!”
“对,请我们新皇上马上登基!”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老太监大声说道:“请文武百官大殿外等候!”
大家推门出外,关上大门,三个太监端来三个木盘,盘里放着皇冠、龙袍、龙靴等物,三个太监马上给新皇上换好,新皇上坐到龙椅上,大门重新打开,老太监大声说道:“请文武百官上朝,拜见新皇上!”
殿外鸣炮四十五响(象征九五至尊),新皇上端坐在龙椅上,百官忙跪在地上叩头,齐声高呼:“臣叩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新皇上说道:“众爱卿平身!从明年起改元建文元年,朕自号惠帝。即日起,各位大臣加奉一级,官阶晋升一等,五府六部各官员一律不变,希望大家勤勤恳恳,努力王事!……同时大赦天下。”
“谢皇上隆恩!……”众大臣忙跪下谢恩。
接下来宣读了第二道诏书。同时新皇上宣布,将两道诏书广诏天下,令各藩王守好自己的领地,不许来京吊孝,只派使臣来京。不遵者视为不孝。
只有燕王朱棣亲自带兵两千,五天前日夜兼程,来南京奔丧。消息传到南京,建文帝忙派人在凤阳拦住燕王。燕王见了父王的遗诏,就不敢造次。不得已只得怏怏而止。他在凤阳顺便拜了一下皇陵,然后就领兵返回而去。
建文帝见燕王退回北平去了,心中一块石头落地。
第二套人马操办老皇上的丧事,首先广泛诏告天下,停止各种娱乐活动和嫁娶三天。全南京城家家挂白花,朝廷请和尚、道士作三天三夜法事,第四天灵柩送入钟山孝陵安葬。
第二天上朝,建文帝首先尊父亲懿文太子朱标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母亲常氏,为太皇太后。册封妃子马氏为皇后,长子朱文奎为皇太子。封二弟允熥为吴王,三弟允坚为衡王,四弟允熙为徐王。
随后建文帝封黄子澄为太常侍卿,参领国事朝政。齐泰仍为兵部尚书,令国子监侍讲方孝孺为礼部侍郎。制定官制、礼制、官品勋阶,颁布天下。
建文帝这人是个胆小怕事,没有主见,优柔寡断,疑心重的人。一天,他对黄、齐二人说道:“朕的叔父很多,他们各占一方为王,拥兵自重,如果他们弟兄联合起来造反怎么办?你们有什么办法吗?”
黄子澄说道:“这不碍事,他们胆敢造反,我们就像汉景帝灭‘七王之乱’一样果断镇压,消灭他们。不过,我们应该防患于未然,限制他们的招兵数,靠边疆的不超过五万。第二、封地不能太多,今后要不断地削弱他们的势力范围。第三今后要定时更换封地,长时间在一个地方,会形成盘根错节的关系,就不好制约他们。第四、今后我们要逐年增加他们的上交钱粮,叫他们永远壮大不起来,皇上放心,削藩的事,我自有办法。”
建文帝听了才放心下来。可是,他们的谈话早被燕王在宫里的细作听了去,传到燕王那里,燕王马上通知周围的五个藩王,即周、齐、湘、代、岷王,让他们作好预防。谁知周王的二儿子不满父王没封他为继承人,便向朝廷告了密,建文帝马上召齐、黄二人密谋此事,齐泰奏道:“臣愿带兵二十万,去讨伐燕王,只要抓住他,其余诸王则不战而降。”
黄子澄摇摇头说道:“你说的不对,要想灭燕必先剪除他的羽翼、手足帮凶,周王是他的亲弟弟,我们趁机把周王抓起来法办,是一石二鸟、一箭双雕的事。”
建文帝说道:“周燕相连,他怎么会就擒?”
黄子澄自负地说:“请皇上放心,臣自有妙计捉周,‘自请受长缨,必羁越南王而致之阙下’。”
建文帝笑着问道:“你要多长的绳子?”
“能绑一个人就够了。”黄子澄回答道。
“那你就放心大胆去干吧!”建文帝说道,“这根绳子够长了!”
黄子澄下来马上秘密召来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授与他密计。李景隆欣然领了两千人马北上,扬言到北方边防巡边,并通知沿途接待。周王见亲表侄李景隆来了,就毫不防备。李景隆到了开封,周王带领家人出迎,李景隆突然一声:“拿下!”,士兵一涌而上,把周王和妃子及一家人一起拿下,周王的二儿子大声对李景隆说道:“表哥,你不能抓我,是我朱烔,是我大义灭亲向朝廷告密的。我有功,应该奖!”
李景隆走到他身边说道:“一个人亲不过父母,你这种人连父母都要出卖,还有什么不能出卖嘞?连父母你都不爱,还能爱他人?表叔,我有王命在身,今天对不起你了,是不得已而为之。为了报答你,我可以先替你清理门户。”李景隆转身过去大声说道,“把这个不孝子拖下去砍了!”
杀了朱烔李景隆忙把周王一家押解到南京,一家跪在金銮殿外,建文帝一见是他的五叔一家,有些不忍,准备放他们回开封,黄、齐二人坚决不同意。说道:“我们好不容易才把他们抓住,现在是捉虎容易纵虎难,纵虎归山,再捉更难。应把他废为庶人,流放到长城以外去!”建文帝只得照办。过了一些时候,他们怕周王去投靠燕王,又把他逮回南京,关进大牢。
这还不满足,黄、齐二人又唆使建文帝发兵去收湘王、齐王、代王,岷王的封地,湘王一时想不开,就一把火点燃了自己的宫殿,然后跳入火中而亡。其他齐、代、岷三王均贬为庶人,并投入大牢。
且说燕王出了凤阳,见对面一伙人抬着一副棺材走来,后面跟着一大帮人,披麻戴孝,哭哭啼啼,吹吹打打,举幡抛纸,来到燕王队伍前。
燕王问道:“你们什么人去世了?”
领头人忙跪下说道:“官爷,不好意思,小人的老父亲前天去世了,原定今天未时入土安葬,没想到耽误了你们。我们马上让路。”
“不,兄弟,该让路的是我们。”燕王说道。
“不,官爷,是我们该让路,你们是国家大事,我们个人是小事。”
“不,你是在尽孝,孝大于天,是我们该让路。”燕王回头举起马鞭,对身后的军队大声命令道,“后面让开一条路,让他们先过!”
然后燕王孝子说道:“兄弟,你要好好尽孝,我也是父亲刚刚去世,我多幺想去吊孝而不可能。你母亲在吗?”
“在,官爷。已年迈七十有八了。”
燕王从口袋里摸出一锭银子,足有十两,递给孝子说道:“兄弟,好好尽孝。唉,我可没有你幸福,我母亲在十六年前就去世了。我真愧为人子!”
孝子跪在马前叩头道:“谢谢官爷,谢谢官爷!……”
送葬人远去了,燕王才回过头,两眼流泪感叹地说:“唉!还是寻常百姓家好哇!父母兄弟姐妹住在一起,尽享天伦之乐。帝王之家,勾心斗角。”
燕王闷闷不乐地往前走,走了一会,他抬起头来,望着远方问身边的大将张玉:“我们现在的正前方是什么地方?”
张玉抬起头来看了一下天上的太阳,又看了周围的山川,说道:“我们现在在凤阳西面,前面不远就是东瓯王汤和墓,我们正前方西行四百里就是安徽阜阳县,再往西行三百里就是河南汝南县。”
“再往西四百里呢?”燕王继续问道。
大将张玉回答道:“是河南的南阳。”
“你说的是诸葛亮的故乡南阳吗?”燕王问道。
“关于诸葛亮的故乡历来有两种说法,一是河南南阳,一是湖北襄阳,二者莫衷一是,不过说后者的人居多。究竟在哪里,只有诸葛亮才知道,我们只知道他是天下第一军师就够了。”张玉说道。
“唉!我有雄师十多万,大将几百员,可惜没有一个军师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父皇之所以有天下,就是有一个好军师刘伯温。”燕王感慨地说。
张玉看了一下燕王说道:“燕王,你知道这个军师是谁推荐的?”
“我知道是周颠和尚和张中道人推荐的。”
“不,是武当山的祖师张三丰推荐,周颠和张中安排的。”
“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我的侄儿是黔宁王沐英的女婿,我在昆明时常去沐英家,是他告诉我的。你父皇是张三丰的徒孙,你想要个军师,不妨去求他。”张玉说道。
燕王勒住马,两眼看着张玉说道:“你是说我们现在就去武当山?”
张玉笑着点点头,不置可否。燕王眼睛转了一下,果断地说:“这个主意不错。说干就干,现在就兵发武当山!”
他们一行人来到武当山下的玉虚宫前,他们就驻扎在玄武河边。第二天,燕王就带上张玉等四位将军骑马上山而去。中午时分爬上太子坡,黄昏到了紫霄宫,在客房里住下。
第二天早饭后,燕王来到紫霞宫大殿里,参拜了真武大帝,捐了五百两银子。小道士忙撞钟击鼓,焚香秉烛,齐颂:南无无量寿佛。
燕王对旁边一个道士说道:“小师傅,你们的道长是谁?我想拜见他。”
道士行了一个举手礼:“无量寿佛,施主,请你等一下,我去请他。”
不一会道士带来一个五十多岁道士,对燕王说道:“施主,这是我们的道长海清大师。”
海清大师行了一个礼说道:“无量寿佛,各位施主,请随贫道去客厅看茶。”
海清带着大家走进客厅坐下,看茶后海清问燕王道:“无量寿佛,请问施主贵姓?”
燕王自我介绍道:“大师,我姓朱,我是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今天特来武当山拜见张三丰祖师,……”
海清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刷的一下站起来,指着朱棣的鼻子骂道:“你们父子现在才来干什么?你父亲朱元璋是个全无信义的人,简直是无信义可言,食言自肥的无赖,他真是欺人太甚,他不但欺骗了武当山,也欺骗了我们道教。”
朱棣听了,强压怒火,平静地说道:“大师何出此言?”
海清大师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放桌子上,说道:“你看看,这就是你父亲三十五年前,亲自和张三丰祖师定下的合同,到今天还没来兑现!”
燕王从桌上拿起纸来,只见上面写着:
鉴于武当山道教对我的培养和支持,我愿在事业有成后,在五年内,把武当山全部寺院翻修得和我的住房一样宏伟。特立此据。
立据人 朱元璋
至正二十三年十月
海清坐下来气愤愤地说:“简直欺人太甚,他在皖东龙潭寺许的愿去还了,给佛教的南北雁荡山也给了,唯独把我们武当山在白纸上写的契约,忘得干干净净,到现在一颗铁钉也未还,真是贵人多忘事!如今当上皇上了,就说话不算话。今天早上,贫道去师叔祖那里去请安,他把在张欠条给我说道:‘今天欠债人的儿子要来,你拿去把债讨回来!’我以为他是说着玩的,没想到你真的来了。贫道想问一下,你今天来武当山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