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日军撤兵
作者:芮导   抗战先锋!同学们一起穿越吧!最新章节     
    415 日军撤兵
    日军的反应不算不快,但是还是有点慢了。
    上官云做事向来心思缜密,虽说这次不开挂,但是不要脸的事依然没少做,最起码系统雷达一直开着。
    怎么了,跟鬼子打仗要什么风度,别想多了……
    你卑鄙,我无耻,你阴险,我狡诈,你杀人,我放火,你有病,我就-要-你-命。
    一9三3年4月1日,关东军司令部下令,热河派遣军尽快脱离战斗。
    以承德,建平为屏障,留下部分兵力断后,主力向东南走松岭山脉后边的通道,尽快向东撤退,与海城方面完成集结。
    同日,虎卫军下令全军总攻。
    日军仓惶撤退,虎卫军并没有立刻追击,毕竟日军还有好几万主力,搞不好会中埋伏。
    张竞渡给庄河指挥部发了电报,得到的回答是尾随敌军,见机行事。
    日军虽然退走,但是仍然占据着险要位置据守,留下一条后路,那就是之前说过的安全通道,为的是给滦河沿线的部队留下一线生机。
    安全通道是南部由松岭山脉和灵巫阁山脉组成的南墙,北面由努鲁兕虎山脉组成的北墙,这个几十公里宽的夹道,另外加上几个重要的关隘以及河流组成。
    这条通道向东连接辽宁腹地,向西可直达喜峰口,这也是日军在热河最后占据的土地了,就那么细长的一条而已。
    虎卫军指挥部,上官云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
    “切……就给你们留着这点念想,让南北两线压缩包围圈,尽快合围这伙日军”
    开鲁,高云程和康健憋了许多天的一口气终于出来了。
    由于部队超编,现在兵员很充足,是时候突击了。
    为了部队能够更好的整合战斗力,张竞渡命令几个师各自归建,师长统一指挥。
    如此一来,赤峰一线就只剩下丁渺的第八师,此刻由于超编,第八师除去战损,还有多人。
    丁渺留下3000人的一个城防团,率领主力部队跟在日军身后,将沿途城镇关隘全部接收。
    直到日军退过建平,第八师才在黑水镇驻军,同时与暂一师合作,占领了努鲁兕虎山以北的所有交通要地。
    而王建民的暂一师之前在奈曼旗一带布防,超编之后兵力提升至两万人,除去战损还剩下多人。
    后来与日军争夺绥东的控制权,部队已经向前跃进了一大步,如今两个团已经占领绥东部分地盘。
    先头部队已经陈兵小库伦城下,只待指挥部命令,便可一举拿下小库伦,威胁到日军的安全命脉。
    不过王建民还是晚了一步,日军为了安全撤退,已经向这里增兵了,不多就一个大队的守军。
    不过此处扼守努鲁兕虎山东端咽喉,易守难攻,怕是有一场苦战。
    这边有四五万的部队守着后路,高云程的骑兵精锐也就全部撤回开鲁,准备最后的突击了。
    骑兵第二师本来有四个团,兵力,经过超编,后来又战损,现在兵力在人左右。
    马匹也不是问题,察哈尔和热北诸部早就箪食壶浆,仰望王师了,区区几千马匹,旦夕备齐。
    要不是高云程刻意压制,骑兵第二师怕是还可以再超编万八千的。
    同时开鲁还有康健的暂二师,超编战损之后也还有人左右。
    并且在这里还存在着一支王牌部队,那就是李伟的装甲团。
    三万多的精兵强将,加上一个高配的装甲团,这都已经达到了一个装甲集团军的编制了,如果向前突进,日军没有两三倍的兵力,都拦不住的。
    承德,日军留下五六千人据守,剩下的主力开始后撤,当然这些都瞒不过虎卫军的斥候部队。
    李貌超编之后的第四师已经有人左右的兵力了,这也是除去战损之后的数字,主力在丰宁到围场一带驻扎。
    许文罡的骑兵第一师最近超编,不过仗也没少打,战损之后还有多骑,目前正在兴隆驻扎,一边休整,一边继续超编。
    此次作战行动,被上官云命名为“闪电战”,主要就是以骑兵和装甲部队打前锋,步兵协防的战斗。
    所以目前几支机动部队已经全部做好准备。
    就等带着那个最合适的机会,再发起最致命的攻击。
    安东,弥天的炮火,足够毁灭这个城市五次以上了,好在日军部队主要都布置在城外和城墙上,辽东舰队的炮火也主要朝这里宣泄。
    “轰轰……哒哒哒……杀啊……杀鸡嘿嘿……咚咚咚……轰轰轰……”
    “通知辽东舰队,别开炮了,给我剩点城墙,二团上,带上一部分新兵,让他们见见血……”
    陈金山手里拿着望远镜,望向城头殊死抵抗的日军。
    “是……二团,全体上刺刀……准备巷战……”
    传令参谋通过无线电给二团发报,这种战斗中,电话线很容易被炸断,所以虎卫军凡是连级以上单位全部配置了电台。
    安东城北,倪小亮带领自己的一个营,奉命向城东运动,占领一个战略要地,那就是安东城东面的夹河口。
    之前由于先遣团突袭了宽甸,日军派兵增援,通化,恒仁的日军都在向这一带增援。
    如今宽甸吸引了日军很多兵力,如果再切断安东和宽甸的咽喉要道,那么势必会造成东西两面日军的恐慌,对战役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