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谢,我很喜欢,另外,我大致也懂你的意思了。”
她双眸盯着萧蘅片刻,视线转移到他偏薄的嘴唇上,一点一点地俯下身,两人的脸庞越来越靠近,近在咫尺时,脸上的面纱滑落在他大腿的衣袍上。
萧蘅闻着独属于女儿家的甜腻馨香,喉结滚动了一下,搁在桌面上握着茶盏的手指渐渐收紧,手背上青筋鼓起,似乎是在极力隐忍克制什么。
唇上微凉的触感,让人大脑空白,目眩神迷,好不容易意识回笼后,又骤不及防落入一双眸光水润潋滟的眼睛,那人眉眼传情,声音带笑:“这个报酬喜欢吗?我喜欢你说是。”
萧蘅觉得他又要晕眩了,胸腔里的心脏欢快地扑通个不停,嘴上诚实地回道:“是。”
真是讨人喜欢。
苏唯收了扇子,在心里暗暗评价。
“喜欢也没用,我真的该走了。”
耽搁这么久,薛芳菲和桐儿该等着急了。
话一说完,苏唯轻转脚步就要往门口走去,似是对刚才的旖旎一吻,毫不留恋在乎,萧蘅望着她清丽窈窕的背影,心中冒出一股不甘的情绪,这股陌生又强烈的情绪来的又猛又猝不及防,以至于让人失去理智,站起身快步跟上她,拉住她的手臂,道:“我向皇上请旨,让他为我们赐婚。”
他的语气坚定有力,不容推拒,甚至他已经想到她拒绝后,他会有何种反应:掐着她的下颚,把人禁锢在怀里,表情狠厉地说“我不是你能玩过后,随手丢弃一边的人......”
“好啊。”苏唯欣然接受他的“求婚”。
“......”
萧蘅肉眼可见的僵硬了起来,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听到的,他们相处的机会虽然不多,可是他能感觉到她在吊着他,若有若无地反复刺激着他的情绪,现在这是......不吊了?
半天没等到下文,苏唯扭过头看向萧蘅,脸上渐渐蔓上寒冰,冷冷地问:“你不会是想说你在开玩笑,耍我?”
萧蘅摇摇头,正色道:“我只是太开心了,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你既然答应了,就是化成灰也是我萧家的人。”
萧家.....
苏唯垂下突然泛酸的眼睛,脸色苍白地笑了笑,一字一句地说道:“萧蘅,我等你来娶我。”
萧蘅松开她,目送她打开门走出去。
薛芳菲和桐儿已经在走廊上等着,看到苏唯出来,眼神关切地上下打量着她,像是在确定她有没有伤到一根毛发一般,待看到她手里的扇子也没有询问,走过来牵住她的手,道:“走吧。”
苏唯轻轻颔首,三人走出茶楼后,看着热闹的人流,道:“刚才才想起来,阿狸的琴技一流,不知道今天有没有耳福,一听为快?”
经过这一个多月的针灸,薛芳菲的手腕已经恢复如常。
她为难道:“芳菲院没有琴,你要是想听,趁着现在还有时间,不如我们去看看有没有好琴?”
“好啊,等买了琴,你抚琴,我吹箫,咱们合奏一曲吹梦到西洲,桐儿跳舞如何?”
桐儿正期待着接下来的琴箫合奏,乍然听到自己的名字被提起,还被点名跳舞,瞬间闹了一个大红脸,羞涩道:“小唯姐姐你就饶了我吧,我真的不会跳舞!”
桐儿如愿地躲过跳舞的环节,因为姜家老三姜元兴的女儿姜玉娥拿着曲谱找到薛芳菲,说是姜若瑶邀请她去听琴。
姜若瑶,季淑然之女,在姜梨去贞女堂后,成为姜家“唯一”的嫡女不说,还顶替了原本属于姜梨的婚事,与定远侯世子周彦邦定亲。
虽然不像姜玉娥那般嚣张跋扈,但也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主。
姜玉娥故意在递曲谱时失手落下曲谱,薛芳菲不走寻常路,捡起曲谱直接往姜玉娥衣服上擦,姜玉娥在这里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气愤离开。
薛芳菲单刀赴会,去庭院会见姜若瑶。
两刻钟后,看到她脸色如常地回来,桐儿才拍拍胸脯长舒一口气,把自己的心放回肚子里,然后拉着她的手,凑到她耳边悄咪咪地和她汇报香巧给她煮养颜汤的事情。
养颜汤里加了药物,桐儿趁着香巧不注意把汤药偷偷倒掉。
没有苏唯,薛芳菲也能参加明日的及笄大礼,所以苏唯伸了一个懒腰后,就吹灭了烛火上床睡觉。
半夜时分,苏唯听到走廊上悉悉卒卒的脚步声,以及木窗被推开的轻微响声时,连个身也没翻。
迷烟在房间里蔓延,在空气里俞渐浓郁。
东西是好东西,可惜对她没用。
不然也能借着这股烟睡个天昏地暗,人事不清。
对她有用的.....
想起这茬,苏唯又把界珠拎出来骂了一顿。
......
第二日,薛芳菲在京中权贵面前露了脸,有此一遭,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只要姜元柏不想自打脸面,都必须认下薛芳菲姜二娘子的身份。
当然,这是在姜梨真的埋葬在清呈山的情况,而以如今的局面来说,以后如何发展,就连苏唯也说不准。
姜若瑶及笄第二日,苏唯提出告辞。
一方面,她就是一个打秋风的客人,久住只会招人嫌。
另一方面,皇上口头上允诺了萧蘅和她的婚事,圣旨随时都会下达,她继续在相国府住下去就不合适了。
来接她的是国公府的马车,是她让萧蘅安排的,也顺势“谢”绝了薛芳菲送她回南安街的提议。
这是因为,苏唯问过姜梨,而姜梨明明白白的说现在不想见她。
她,薛芳菲。
许是还不到时机吧!
苏唯只能这样开解自己,这俩人都是良善赤枕之人,她不愿因为自己的横插一手,让两人的关系有崩裂决绝的一天。
.....................................
(作者有话说:甜文甜文,只管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