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从铁匠到军工精英
作者:老兵阿三   李三古堆最新章节     
    倪玉霞只手生擒焦仲礼,这让红军和白军士兵都瞠目结舌,称之为女神下凡。
    稍后赶到战场的柯川,对于倪玉霞的神举,简直有点不敢相信,但警卫班的战士们描述的那个情景,又让他不得不信:
    “倪连长一手握着大片刀,一手把焦仲礼按在鞍桥上,焦仲礼瞪着两只死鱼眼,只有喘气的份,毫无挣扎的力!”
    此次战斗,参战的只有倪玉霞和一个班,但是手刃敌人一十六名,活捉焦仲礼以下一百o五人。
    当然,后来参战的除了那一个班,还有被焦仲礼抓走的几十个青壮乡亲。他们看见白军跪地举枪投降,都勇敢地跑上前去,缴下敌人的枪,并自动担负看押俘虏的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十个青壮年乡亲,经此一战竟有一多半参加了红军,并且成为倪玉霞的战士。
    有人问这些参军的乡亲:你们为什么参加红军?又为什么非要到倪玉霞手下当兵?
    他们却异口同声:“倪连长救了我们。倪连长是大侠!”
    而那个焦仲礼被押回根据地,经报请上级批准,飞虎山支队将其公开处决。
    从此,倪玉霞名声大震。根据地都知道倪玉霞夜闯敌军司令部和生擒叛徒焦仲礼的事。
    柯司令将倪玉霞由副转正,正式成为支队警卫连连长。
    而李三在修械所里也不示弱,他在金前雷的支持下仿制成功了一款步枪一一李-恩菲尔德步枪1。
    李-恩菲尔德步枪的特点在采用由迈克.怀特·李发明的旋转后拉式枪机和盒形可卸式弹匣,后端闭锁的旋转后拉式枪机,装填子弹速度比较快;安装固定式盒型双排容量10发弹匣装弹(弹匣虽可拆卸,只是为维护或损坏更换方便,在使用中弹匣不拆卸,子弹通过机匣顶部抛壳口(装弹口)填装),提高了持续火力,是实战中射速最快的旋转后拉式枪机步枪之一,而且具有可靠、枪机行程短、操作方便的优点。
    李-恩菲尔德步枪在中国俗名“英七七”步枪2,当时红军中已经拥有了这种步枪。
    红军战士英七七用得多了,为什么口碑反而差了呢,真实情况不是枪的问题,而是子弹的特殊性。
    因为中国自从清末到30年代,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用得最多的是德式步枪,无论是毛瑟98k、汉阳造以及原型88式委员会步枪,它们都是7.92毫米口径。
    这种子弹各派势力都有,而英七七的子弹与德式步枪不通用,而红军的弹药靠缴获,英七七步枪保有量少,子弹不好搞,所以影响了英七七高射速优点的发挥,
    李三就是用这种步枪进行仿制,想解决这种步枪量少和子弹缺乏的问题。
    但是非常可惜的是,由于原材料的匮乏,以及缺少精密仪器,英制李·恩菲尔德步枪的仿制仅处于粗坯阶段。
    最后李三只完成了三支李.恩菲尔德步枪的仿制,以及大约几百发子弹的仿制。这都是李三靠纯手工打造出来的,堪称绝制。
    这三支步枪后来由倪玉霞试射成功,被装备在倪玉霞的警卫连里。
    尽管如此,李三能仿制枪械,其名也远扬。
    后来,李三和修械所的同志们利用现有条件,致力于复制子弹的工作。
    原先枪械修理所,主要是修理损坏的枪械。后来随着弹药消耗量的激增,李三开始捉摸制造子弹。
    然而由于缺乏原材料和技术设备,制造子弹谈何容易!
    子弹是由四个部分组成:弹壳、弹头、底火和发射药。其中弹壳部分最难制造,只有铜才能制造弹壳,生铁、熟铁都不行,很容易炸膛。
    此外,没有专业的机械设备,手工作坊也很难制造出底火台。
    所以,当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生产复装子弹,把发射过的子弹壳儿重新清洗、切边儿,再装上自制的弹头火药和底火。
    不过即便这样,也只能翻造步枪子弹,翻造不了机枪子弹,所以红军时期,我们的战士在战场上没有命令是不准随便打机枪的。
    弹壳儿主要从战场上捡回来,也发动老乡去收集,捡回去集中上交修械所。
    但弹壳打过两次就不能再复装了,因为从战场上捡回来的弹壳,大都因为火药燃烧而膨胀变形甚至破裂。
    为了使这些子弹壳能满足复装的要求,李三和金前雷主要采用两种办法:
    第一是制造简易手动冲床,将膨胀的弹壳冲压收缩成合格弹壳。第二是召集铜匠、银匠去焊接弹壳上的裂痕。
    由于铜、锡焊的不牢固,因此,只有用白银去焊接缝隙,这样弹壳才能经受住火药发射时的爆炸冲击力。
    子弹头也是有讲究的,它由弹头壳儿和弹头芯两部分组成。
    铁不能做弹头,因为太硬,发射时会损伤膛线。铅、锡又太软,发射出去后,在火药、燃气的高温高压下很容易变软。
    铜的软硬度正合适,被火药燃气推进枪管时,柔韧性使其在通胀后仍能与枪管膛线契合。弹道性能也能满足要求。
    可最初用铜弹头复装的子弹仍不达标,打出了枪膛就横着走,打不准也打不远,还损伤膛线。
    这又是为什么呢?
    李三又是经过无数次的研究后才发现是弹头手工加工的不圆润,大小不一造成的。
    为此修械所开始制作标准的弹头模型,再加上严格的检查,合格率才大为提升。
    底火又称“火帽”,就是子弹壳底部中心一个火柴头大小制品,内装激发药(主要是雷汞)。
    由于没有专业设备,无法制造雷汞,所以李三就把火柴头粉和火柴药纸上刮下来的红磷混合起来,沾到底火处晒干晒干,就可以使用了。
    复装子弹虽然是“二手货”,但在那个弹药匮乏的年代也是弥足珍贵的,而且还为部队立下了大功,曾逼得围剿根据地的国民党军出高价从老百姓手里收购子弹壳,以断绝红军复装弹壳的来源。
    虽然复装子弹精度差,射程又不远,但复装子弹飞行弹道不正,打到人身上会产生很大的创口,而且弹头质量也不好,击中以后容易破碎,中枪者一般很难医治。
    因此白军士兵很担心会受这种子弹的创伤,作战时缩头缩脑。这也算是无心插柳的结果。
    李三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复制子弹,大大缓解了弹药不足的矛盾。
    后来,由于身体诸方面的原因,金前雷向柯司令申请,免去自己修械所长的职务,由李三来担任。
    柯川司令批准了金前雷同志的请求,任命李三为修械所所长。
    很不幸的是,金前雷,作为红军时期第一批军工骨干,半年后因病去世,享年仅55岁。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1李-恩菲尔德(lee-enfield)的全称是李-恩菲尔德短步枪(short magazine lee-enfield,“smle”)步枪是由恩菲尔德皇家兵工厂生产的枪管和“李”式枪机机构结合而成的,英军1895年装备。口径0.303英寸(7.7毫米),当时使用柯达无烟药,腐蚀性较大,连续射击二百枪左右就需要更换枪管。
    注2英制李·恩菲尔德步枪,因为口径7.7毫米,在我国俗称英七七步枪,该枪1895年量产,弹匣容量10发,枪口初速738米\/秒,训练有素的老兵一分钟可打出30发子弹,成为当时射速最快的栓动步枪。但是这么好的武器,却在红军中口碑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