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优势
作者:文云渚   宫墙雪最新章节     
    最令人生厌的是他们自己不行,也要拦着别人行。
    陆大奶奶有嫁妆,原本靠着这个日子就能好过的。
    但偏偏秦国公府这帮人恬不知耻,硬是想从她手里抠银子。
    贪点小钱,陆大奶奶也就算了。
    可这帮人很无耻,不是要贪一点点,是想要她吐出全部。
    这本来就是她的,凭什么让她拿出来?
    不仅如此,秦国公府还要千方百计去拦着她的两个儿子前程,一直逼着他们进家学!
    陆大奶奶都嫁进秦国公府多少年了,还能不知道秦国公府的家学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秦国公府家学里面乌烟瘴气的。原本好好的少爷,到那里待了之后,就会染上各种坏毛病。
    眠花宿柳,挥金如土。
    是根本不会去读书的。
    所以,陆大奶奶从一开始就没让两个儿子去读家学。
    原本陆大奶奶想让两个儿子读国子监。
    但人家国子监对依靠祖上的名额有限。具体到秦国公府只有国公爷或者世子爷的儿子才能进去。
    其他人再有出息,也得靠边站。
    秦国公府没有立世子,那么也就只有秦国公陆大老爷的儿子有机会去。
    读书太苦了。
    住在国子监里,三更睡,五更起,一天读到晚,一个月放两天假。
    还布置了许多功课。
    动不动就考一考。
    读得不好还要受重罚。
    那些爷们受不了这个苦,就没一个想进去读书。
    但实际上就是得认真去读书,才有可能往上。
    天资聪颖的人是有,但绝大多数的人都是狠狠地努一把力才能够上位的。
    陆大奶奶想送儿子进去。
    但她两个儿子没资格。
    陆大奶奶很无奈,只能退而求其次,硬着头皮求了武安侯府,送到外头的书院去。
    怕秦国公府的人焉坏,陆大奶奶一直没吭声到底是哪个书院,连跟着她两个儿子的小厮也是她的人,一家老小都捏在她手里,还不许她两个儿子回来,而是陆大奶奶隔个半个月去看看。这么严防死守,陆大奶奶的两个儿子才没长歪。
    但也仅仅是没长歪而已。
    天资上,两个儿子能力是不太够的。
    就算是陆大奶奶压得紧,她这两个儿子也只考了童生。
    陆大奶奶心里清楚,她这两个儿子这样苦读下去,也未必有太好的结果。
    儿子越大,陆大奶奶就越难约束他们。
    所以,她还是要从国子监那边想想办法。
    国子监的学生一般有三种来源。
    一种就是三品以上官宦人家的儿子,这种学生因为是靠祖上的功绩,就给叫做荫生。
    一种是各地的府县推荐上去的秀才里面的优秀学子,称为贡生。贡生整体水平比较高,每次科考许多人都能考中举人乃至进士。
    另外一种就是捐监生了。
    简单来说,富裕人家的子弟捐上一大笔银两就可以进国子监读书。
    但因为这批学生的水平实在是跟不上国子监授课的整体进度。
    所以这帮监生只是顶一个监生的头衔,不实际在国子监读书,而是还在原来的书院或者家里继续读。
    但他们可以直接参加乡试,或者参加国子监内部选拔低等官吏的考试。
    捐监生所需的银两不是一次性交清,而是一年交一回。
    什么时候不交了,这个监生的头衔也就取消了。
    而这种监生必须交满三年,才有资格去参加乡试。交满五年才能去参加国子监内部选官吏的考试。
    再算上与科考的时间差距,实际上,他们至少要捐四年,才能科考;捐六年,才能去参加内部考试。
    这帮人的整体水平是很一般的,但他们却要和其他监生们做同一张卷子。
    结果就可想而知。
    能够从里头选出来的也比较少。
    说白了就是花大笔的钱去买一个考试的机会。
    但这就已经很诱惑了。
    至少还有希望。
    而且对这批监生,等他们在国子监待满十年,就可以参加专门为他们选拔考试,考出来的可以去当小吏,比如在官府里抄抄文书、算算账本之类的。
    这种出身的小吏得从最底层做起,一辈子顶了个天,能做到知县,但好歹能告别白身。
    所以大批人对捐监生趋之若鹜。
    到底虽然他们的整体水平很一般,可每一批都会有人脱颖而出的。
    有人捐了监生,熬了几年,最终考上进士的。
    就为了这万里挑一的可能,一大群人挤破了头。
    当然,交一笔钱获得考试资格只是第一步。
    笔墨纸砚这些开销就不说了。
    买书之类都不算大的开销。
    既然都捐了监生了,那肯定得和国子监的老师们同学们处一处关系。
    这又得花去一大笔钱。
    而国子监的内部选拔考试也没有科考那么透明。
    有些地方还是可以去运作的。
    这就需要更多的钱了。
    陆大奶奶打听了捐监生的价格,打听了捐监生后明里暗里的各种花费,心里是拔凉拔凉的。
    还真是所费不菲。
    秦国公府肯定是给不了三瓜两枣的。
    这全得靠陆大奶奶自己。可陆大奶奶就算是把所有的嫁妆都掏出来,都供不起两个儿子同时捐监生!
    所以陆大奶奶必须从她的两个儿子里选一个。
    可手心手背都是肉。
    陆大奶奶并不想厚此薄彼。
    但时间不等人。
    官吏都是三年一考核的。
    年纪小的先考上进了官场,就算是从最底层做起,只要不犯大错,单纯熬资历熬个十几年就能有个不错的结果。
    而年纪大了进了官场,要是寿数有限,也许还没熬到升迁,就死在任上了。
    所以捐监生的事宜早不宜迟。
    留给陆大奶奶犹豫的时间不多了。
    况且秦国公府是不乐意看见她把大笔的钱花在给儿子捐监生上的,肯定是会一叠声反对。
    在他们看来,秦国公府已经很富贵了,想办法得到世子之位一代代传下去才是正途,完全没有必要从最底层熬起。
    这帮人肯定会搞出许多事来的。
    可读书人名声很重要。
    她的两个儿子被秦国公府爷们连累,本身名声就比其他正常的官宦人家要差一些。
    要是秦国公府这帮人去闹事,人家不一定会说,是闹事的不好,而是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两边都各打五十大板。
    人家是长辈,长辈天然在礼法上就具有优势。
    根本没有办法去说理。
    所以这事儿还得悄悄地去办。
    不然,就肯定会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