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集资买回老房子
作者:大漠流风   回山乡,媳妇儿,咱不为王谁为王最新章节     
    一行人回到三合堡的时候,已经到了午夜时分了。
    路过刘忠家时,钱亦文转头对老妈说道:“妈,这房子咱买回来了。”
    “啊!花多少钱?”纪兰凤赶忙问道。
    钱亦文一伸巴掌:“六百!”
    老太太一听,当即坐直了身子:“交钱了吗?”
    钱亦文说道:“身上没带钱,我让徐支书给交了点定钱,先把这事儿稳下来了。”
    纪兰凤听了,琢磨了一下说道:“你俩身上带多少?”
    “也就三百吧……”钱亦文说道。
    老太太听了,催促道:“快点开,到家大伙儿凑凑。
    “这么一大帮人,还凑不出三百块钱可得了!
    “明天一早,我跟你去徐会计那儿,早点把这事儿办了……”
    钱亦文一提到房子,纪兰凤的一颗心,又躁动了起来。
    那三间自己看着盖起来的房子,以及曾发生在房子里的点点滴滴,都在脑海里清晰浮现。
    车子在自家院子里停稳,还没下车,老太太就开始嘱咐起钱亦文来:
    “一会儿进屋,凑钱那个事儿,你别忘了说!”
    钱亦文见老太太认真了,忙说道:“妈,定钱交了,咱就不怕了,你就别差这两天了。
    “你让我挺大个人满屋子划拉钱,多不好看哪!”
    老太太想了想说道:“你他妈还来了要脸劲儿了呢!
    “你怕砢碜,你妈说!”
    英子知道,今天要是不把这五百块钱凑齐了,这老太太都得睡不着觉。
    琢磨了一下,想出了个好主意:“妈,别硬凑了。
    “我爸那里今天刚接的礼钱,明天让他去,先拿几百来,不就行了吗?”
    纪兰凤说道:“人家刚接的钱,就去借?别再有啥说道儿!”
    英子笑道:“能有啥说道?等咱们下回来就给他拿回来了,怕啥的?”
    “也中!”老太太的一颗心,这才算安定下来。
    下了车,抬眼望去,屋里电视机忽明忽暗的光影投在窗子上。
    钱亦文想,这俩老太太,怎么看电视看到这么晚?
    进了屋才发现,原来是有几个邻居,正坐在那里看电视。
    二大娘和四婶一心三用,一边看电视,一边和邻居们聊着天儿,一人拿一个拨楞锤子,在那捻麻绳呢。
    这物件,有人见过吗?工作,有人了解吗?
    邻居们见呼呼啦啦进来一大帮人,打了声招呼,都先后走了。
    “这怎么都二半夜了,还在别人家不走?”大爷皱眉说道。
    四婶一边下地,一边说道:“左邻右舍的,还都没有这玩意儿。
    “咱家这个还是个色儿全的,大伙儿都愿意看。”
    大爷又嘟囔了一句:“那也不能二半夜赖在别人家里呀,知道人家烦不烦你?”
    四婶没再吭声,抄起个盆子,奔下屋去拿瓜子了。
    嗑着四婶端来的瓜子,大家又闲聊了一会儿。
    纪兰凤心里有事儿,始终是不踏实。
    瞅了瞅钱亦文,对英子说道:“你俩早点睡去吧,明天早点起来,先回你爸那儿,回来一块儿吃早饭。”
    四婶瞅了瞅纪兰凤,说道:“大早晨的,往那儿跑啥?”
    钱亦文没法搪塞了,只好把徐支书已经帮他买回老房子的事儿,一五一十说给大家。
    “都讲妥了?”二大爷问道,“花多少钱?”
    钱亦文说道:“嗯,花了六百块钱,定钱徐支书都替我交了。”
    二大爷皱皱眉头:“多余买那玩意儿,咱家别的没有,就不缺空房场。
    “你大爷那儿有一个,你四叔那儿还有一个,要种园子,还差那一块儿地方?”
    大爷听了一会儿,问道:“这个老刘家,是不是当年从背荫河搬过来的?”
    “还能有谁家?”四叔气哼哼地说道,“就是让背荫河那七十户人家给硬撵出来的刘有福家。”
    大爷皱了皱眉头:“老刘有福啊!
    “你们这些人是咋想的?怎么选他儿子当支书呢?”
    四叔和二大爷齐齐抬头,看了一眼大爷,欲言又止……
    哥俩的眼神,大爷看明白了。
    低头寻思了一下,问道:“我老是听你们说起他家,是有挺深的恩怨?”
    钱亦文想,说起来这事儿,这一宿大伙儿就不用睡觉了。
    于是说道:“大爷,没啥大事儿……
    “等咱们回去,没事儿的时候,我再和你细说。”
    “嗯……”大爷一听,就知道事儿没那么简单,开口问道,“是要把当年那房子买回来?”
    纪兰凤说道:“要说这房子买不买也真是没啥用,可我这心里,总别着这股劲儿。
    “大哥,那年月盖个房子多不易,把我和你三兄弟累了个半死,你说这房子咱该不该买回来?”
    看了一眼脸扬得老高的纪兰凤,大爷心底里暗暗佩服:“六百块钱,买个气儿顺,值!
    “你这事儿办得没毛病的!”
    大爷寻思了一下,又对钱亦文说道:“明天上你老丈人那去,就为了拿钱?”
    钱亦文搓搓手,说道:“嗯……”
    “还差多少?”
    钱亦文指了指英子:“我们俩这儿,一共有三百。”
    大爷从兜儿里掏里一沓钱来,放在了炕上:“这是二百……
    “剩下的,你们自己想招儿吧。”
    钱亦文笑着问道:“大爷,你咋出门带这么多钱呢?”
    “穷家富路……”大爷说道,“自打你大爷挣工资那天开始,兜里就最少得揣一百块钱。”
    “大爷,那你用上过几回呀?”
    “大半辈子,一回也没用上过……”大爷说道。
    钱亦文刚要发笑,大爷跟着说道:“这不就用上了吗?”
    大爷回过头来,问了他二兄弟一句:“我在哪屋睡?”
    二大爷说道:“咱哥仨都睡我那屋,让她们妯几个去老四那屋。”
    大爷打了个哈欠,一边走,一边回头对钱亦文说道:“走吧!有点困了……”
    一边走,一边念叨着:“穷家富路,祖辈儿传下来的老规矩……
    “又不是没有,出门咋不多带点儿钱?
    “又车又马的,你知道哪时用上?”
    钱亦文连连点头,大爷的话,他得认真记着。
    第二天一大早,做好了饭,大爷却不见了。
    纪兰凤一边往桌子上倒腾着饭菜,一边说道:“老儿子,你找找你大爷去,我看他老早就出去了。”
    能去哪儿?
    这脚印,看着有点不是滋味呢?
    走出大门,地面的一层轻霜上,一串清晰的脚印,把钱亦文引领到了老房子那里。
    大爷正坐在院子里的井台上,抬眼端详着这座三合堡最早的老房子。
    “大爷,吃饭了……”
    钱亦文一边搭着话,一边留意到,房前屋后的脚印,密密麻麻。
    看样子,大爷围着房子已经转了许多圈儿了。
    “早上吃不下。”大爷轻声说着,捂了捂肚子,“回去吧。”
    钱亦文问道:“大爷,捂肚子干啥呀?不得劲儿啊?”
    “没事……”大爷说道,“自打过了年儿以后,就觉着这胃里头老像有气似的。”
    钱亦文问道:“没去看看吗?”
    大爷说道:“多大个事儿,喝两口热酒,就好了。”
    大爷说完后,转身走出了院子。
    一边走,一边回头又看了一眼,说道:“咋还没扒呢?
    “刚才我步量了一下,这房子得占一分儿多地。
    “要是种土豆子,够你们这些人吃半冬的了。”
    钱亦文说道:“今年,好像是不扒也得倒了。”
    大爷说道:“那就早点扒了吧。”
    大爷又看了眼房子,接着说道:“当年,这房子在三合堡也得算是第一号儿了。
    “房木是好房木,就连苫房草,都是拿豆浆灌过的。”
    “大爷,灌豆浆干啥呀?”
    “结实呗!”大爷说道,“灌完了豆浆,豆浆一干,草粘在一起,像一块板一样。
    “刮多大风都揭不起来,还防雨。”
    钱亦文惊叹道:“那得多少豆浆啊?”
    大爷轻笑一声:“当年老钱家在三合堡,那可不是一般有钱……
    “屯子里人都说,咱家这房子,每根柱脚底下,都有一个银锞子。”
    锞子,制式贵重金属。但多数为元宝形状……
    钱亦文问道:“大爷,真有吗?”
    “哪有!我眼瞅着盖起来的,还能不知道?”大爷说道,“就几个乾隆大钱儿……”
    回到了家,一碗热粥,大爷拨回了一半儿,说早上没胃口。
    钱亦文悄悄把这个细节记到了心里。
    这事儿回去可得和钱晓东和钱晓方说一下,等到病长成了,再看可就晚了。
    往回走的时候,钱亦文和老妈来到了徐支书家里。
    钱亦文把六百块钱交到了徐支书的手上:“徐叔,这是买房子的钱,这事儿就拜托你了!”
    徐支书说道:“没事,我一会儿到村上就给他打电话。
    “办妥了,我再给你打电话。”
    老太太在旁边忍不住插嘴问道:“徐支书,那得几天能办完哪?”
    徐支书笑道:“三嫂子,你着啥急呀?
    “家里那么大的房子,春城还开着那么大的买卖,你还能回那破房子去住咋的?”
    “回去!”老太太的话,斩钉截铁,“回去做一顿饭、睡一宿觉,也是那么个意思……”
    徐支书想了想说道:“三嫂,我尽量快点给你办。
    “可是好像也快不到哪儿去。你想,我要是催得太紧,他再觉醒了咋整?”
    纪兰凤听了,把心放了下来:“行!那你就看着办吧……”
    看着车辆远去,徐支书竖了竖大拇指。
    难怪人家老钱家过上好日子了,连老太太都这么有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