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胡汉一起迁,谁也跑不了
作者:韧竹万杆斜   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最新章节     
    “南爱卿所言甚是,但朕如今若再不对陕西做出改变,恐怕用不了多久,陕北地区无论是胡汉百姓,都会对朕不利,甚至可能危及整个大明王朝的存亡啊!”崇祯皇帝皱着眉头说道。
    “而且朕的打算又不是只移民汉人?
    是考虑让胡汉一同移民。一汉一胡,或者一汉多胡都可以。
    这样既可以缓解内地的人口压力,也有利于边镇地区的稳定。
    而且,朕的移民政策非常温和,不会给百姓带来太大负担。”崇祯皇帝耐心地解释道。
    “陛下圣明!”众大臣齐声高呼。
    “此外,如今陕西各地官府已经难以控制百姓的迁徙行为,保甲法、路引制等制度几乎都已形同虚设。
    各州县治下的黎民百姓因灾荒而四处逃亡,成为流民。
    如果我们朝廷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这些流民很有可能会引发更大规模的社会动荡,接着就会变成流寇,扯旗造反。”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忍不住吞了一下口水,其实他也是馋啊!
    馋的就是他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利用好,这一大批已经和土地脱离了生产关系的流民们。
    如果放在旧时空里,在那个资本和科技都高度发达的时代,这些流民可都是最优质、最便宜的劳动力资源,那可是实实在在的人口红利啊!
    只要给他们一口饭吃,一点水喝,他们就会像打了鸡血一样拼命干活,成为让人感动的大明劳动模范团队。
    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如今的大明根本没有能力将这批人力资源转化为生产力。
    “在朕的眼中,这些流民无论是汉人还是胡人,都是朕的子民。
    朕实在无法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在没有粮食、没有食物的陕北高原上漫无目的地游荡,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最后,那些妇女儿童、老人一个个倒毙在路旁荒野之中,而剩下的青壮们则因为失去了所有牵挂,只能揭竿而起,造官府的反,造朕这个皇帝的反。
    到时候,朕就是再想花钱出人改变点什么,都已经是无济于事了。
    虽然朕已经命令洪承畴和孙传庭切断了逃兵与流民之间的联系,但这种做法只是权宜之计,治标不治本。
    逃兵问题仍然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而那些一样嗷嗷待哺, 更具威胁的党项人、回回们也需要得到妥善处理。
    怎么处理?
    树挪死,人挪活。这是老祖宗给咱们传下来的至理名言。
    因此,朕决定沿着京师至陕西的驿道设定路线,引导流民有秩序地通过,并在途中由驿站提供一些补给。
    最终,他们将从天津卫出海,经由海路前往南洋地区,抵达台湾岛和吕宋岛。
    这个计划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欲速则不达,我们可以先开一个小口,每年移民十万人作为试点。
    如果一切进展顺利,我们可以逐渐增加移民人数。
    此外,移民并不仅限于陕西一地。
    未来,无论大明两京十三省中的哪个地方遭遇无法由当地官府救助的饥荒,都必须立即向上级报告,严禁隐瞒不报。
    朝廷将在出台救灾措施的同时,实施移民政策,永久性地转移部分人口,以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为了确保移民工作的顺利进行,朕认为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朕要把这件事情变得有利可图,不仅要有短期的利润,还要抓到长期的利润点。”
    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上,眼神坚定地说道。
    他深知驿站改革对于国家财政的重要性,因此决心将其变为一项盈利的事业。
    在旧时空,邮政物流是国家产业支柱,这一点毫不为过。
    紧接着,他又强调了全面维护驿道和驿站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建立健全、优化全国的驿道系统。
    同时,他还计划增设民用邮局信件业务,以确保大明朝所有的百姓都能享受到驿站带来的便利。
    这样一来,货物和商品的流通将得到极大的促进,大明朝的国家经济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正当崇祯皇帝滔滔不绝时,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他转头看向杨嗣昌,语气严肃地问道:“文弱,朕记得之前崔呈秀提到过他手下有个名叫刘懋的御史,对驿站的利弊有着独特的见解。
    崔呈秀可是对他这个手下赞不绝口,说他的才能当一个刑科给事中实在是屈才了。
    也答应朕要尽快上一份有关驿站改革的奏折。
    可是这么多天过去了,为什么一直没有下文呢?
    朕真的非常期待听到他的想法。
    让他抓紧把奏折呈上来。”
    杨嗣昌听后,立刻拱手作揖,表示会尽快催促此事。
    他恭敬地回答道:“喏,陛下。臣这就去办。”
    随着杨嗣昌的回应,此次御前会议在关于驿站的讨论声中画上了句号。
    崇祯的想法实在太过大胆,他想要将国内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转移到海外去,这种开拓殖民地的野心让众人惊叹不已。
    而这次,他的计划终于公之于众,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移民这个词,对明朝的百姓来说并不陌生。
    早在洪武到永乐年间,一场长达十五年的洪洞县大槐树下的大规模移民活动就已经震撼了整个国家。这场移民潮波及到了大明的每一个角落,使得山西人遍布全国各地。
    正是因为这样的背景,晋商才得以兴起并繁荣昌盛。
    无论走到哪里,他们总能找到自己的老乡,论起族谱来都是一家人。
    而且各地都设有山西人的会馆,这无疑给他们的生意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这句歌谣成为了所有山西人心中共同的记忆。
    如今,崇祯竟然打算发起陕西人的大移民,这让人不禁好奇是否会出现一个类似于洪洞县老槐树那样的集合点。
    对于京城的老百姓来说,这些消息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他们只是把它当作一件新鲜有趣的事情,听过便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