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呼兰大侠”-19
作者:方小糖   真实罪案录最新章节     
    15个月里,哈尔滨以及下辖的两个县,一共发生了7起杀警案,死亡13人,4把配枪被抢走。
    除了张富贵那把枪凶手遗落在贺瑞忱家里,其他三把还在凶犯手中。
    虽然不能确定是不是同一人所为,但这种情况十分凶险,不仅对黑龙江省,甚至对全国的治安都是一个极具威胁的隐患。
    警方的压力已经到了空前未有的程度。
    白景富又召集手下开了个会,这一次,刑侦处处长张新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认为,凶手这一次杀人,还是为了抢枪。”
    底下有人有不同的意见:
    “他不是已经有一把枪了?”
    “嗯,但可能他觉得原来的那把,威力不够大,或者说,他觉得一把不够。可能,他还有个同伙。”
    这句话又把在场的人惊到了:
    “还有同伙?那情况就更严重了,要知道,这个凶手两次都选择白天作案,可谓嚣张至极,现在他手上有两把枪,随时都可能再出来作案。”
    呼兰县的凶手一直都查不到,哈尔滨市区又出来一个,真是不叫人省心。
    白景富却说道:
    “不过这一次,有很多群众都看到了,这跟呼兰县的几起案子有本质的区别。我们一定要利用这个优势,尽快破案。”
    于是,哈尔滨公安局又展开了人海战术,对凶手当时有可能经过的街道进行地毯式搜索。对每个目击者进行详细的询问。
    当时大家都看到凶手往小巷子里跑去,很快就不见了人影,这说明,凶手对当地的地形非常熟悉。多半是长期居住在当地的人。
    本以为这次找人多少能摸到点线索,谁知道,大半个月过去,还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这实在太奇怪了。
    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只怕……
    后一句不好听,就不说了。毕竟警方也真的很辛苦。
    还是怪凶手太狡猾了吧。
    就在大家又一次灰心丧气的时候,案件突然迎来了一个戏剧性的转折。
    9月中旬的一天,公安局接到一个报案电话,说是在松花江大桥附近的一处土地里,发现了三把手枪。
    枪是一个孩子发现的,这天有人带着自己孩子到大桥附近玩,孩子就在边上玩泥巴,没想到随便一刨,就挖出了东西。
    家长一看是枪,当时就震惊不已,赶紧去找了公用电话报警。
    警方听到说发现三把枪,当即就赶去了大桥附近。
    经过鉴定,其中的两把枪就是被抢的那两把,一把是吴振亚的,一把是王余馥的。另外还有一把自制手枪。
    凶手好不容易抢来的枪,为何要埋在这里呢?难道是打算收手?
    警方分析,既然要费那么大劲抢枪,绝对不可能突然就收手了。所以,凶犯埋枪的目的,或许是为了躲避警方的搜查。
    因此,他一定会再来取枪。
    公安局领导立即作出指示,在埋枪地点附近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蹲守,只要发现可疑人物,立即抓捕。
    果然,9月23日晚8点多,一个黑影出现了。
    他左顾右盼,贼头贼脑。在确认了四下无人之后,他就开始刨土。
    蹲守在暗处的几位警员一看他这副模样,肯定他就是要找枪,大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跳出来,当下就把那人按倒在地。
    黑影挣扎了几下,但一人之力敌不过众人,他被戴上手铐带回了公安局。
    经过审讯,这人的身份很快就搞清楚了,他叫王辉,是黑龙江省城镇房屋开发公司的一名工人。
    其实他有着一份不错的工作,吃穿不愁,生活安稳。
    但这王辉野心太大,这样的生活满足不了他,他幻想着一夜暴富。
    但如何一夜暴富呢?
    那时候的人,能想到的一夜暴富的方法,可能也就是抢银行了。
    对,王辉就是想做一次大案。
    但做大案手里得有家伙,还得是厉害的家伙。
    王辉有点技术,1987年上半年的时候,他就自制了一把能够击发“五六”式子弹的半自动步枪,又找人弄来了几发子弹。
    不过,想靠这把枪来抢银行,那还是有点异想天开了。
    正好呼兰“杀警”的消息传的铺天盖地,这让王辉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就模仿那个凶手作案,杀警。
    警察手里,可都有好枪。
    这货也真是勇,选择白天在市中心作案,因为他觉得:老子手里有枪,怕啥。
    第一次抢了吴振亚的枪之后,他感觉还是不够猛,而且抢银行肯定还要找帮手,一把也不够。
    当然,帮手不好找,得慢慢物色,但抢枪的事,可以提前。
    于是他就盯上了王余馥。
    之后警方那边查的太紧,他觉得把枪留在家里不安全,所以找了个地方藏起来。
    他也没想到,自以为万无一失的藏枪之地,却被一个小孩误打误撞发现了。
    更没想到,自己取枪的时候,以为周围没人,却早有警察蹲守多日。
    王辉的被捕也证实了,哈尔滨的杀警案和呼兰的那几起,不是同一人所为。
    “那个人”,依然没有消息。
    之后的两年时间里,警方依然进行着大规模的排查,所有符合年龄的男子全都被调查了一遍,可还是没有任何发现。
    1989年,公安部刑侦局局长刘文被派往呼兰县参与案件的调查。
    刘文此前已经对案件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过,这么长时间,这么多专家都出面过了,案件依然没破,他心里的压力巨大。
    到了呼兰县,他马上召集当地公安部门的领导开了一个会。
    会上,他做了几点总结:
    1.凶手专杀警察。
    2.凶手的目的只是杀人和抢枪。
    3.对于凶手身份的猜测有两种,一种是公安部门打击过的对象,第二种,是公安部门内部人员,因为凶手的身手非常好,而且对被害人的家庭背景十分熟悉。
    基于以上几种分析,刘文认为,有必要对这一类人进行二次排查。
    但会议的最后,刘文又提出了一个令大家都意想不到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