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别利奇防线
作者:训练失败的科学家   我,薯条,苏联英雄最新章节     
    战地时间1941年6月26日4:30。
    中央战线的德罗联军的重炮,时隔24小时,再次开始炮火准备。
    只是这一次,相比24小时前,无论是火力密度还是持续时间都被大幅延长了。
    25分钟后,炮火尚未完全延伸,德军突击集群就已经从昨日的阵地前沿出发了。
    被进一步加强的突击集群,分成两股。
    一股扑向近在咫尺的别利奇市,试图从根本直接解决,仍然在和德罗空军殊死战斗的混成航空第21师。
    另一股扑向步兵第48军的最后防线,试图直接打穿这个只有一晚上休整时间,根本无法弥补昨天战斗受创情况的苏联步兵军。
    而与展开凶狠攻击的德军部队相配合,罗马尼亚第3军,一改昨天出工不出力的姿态。
    在德军侧后建立了防线,并成功抵挡了,步兵第35军与机械化第2军向别利奇派出的第一支增援部队。
    ……………………
    德第198步兵师组成的突击集群,展开了针对别利奇的攻势。
    “开火!”
    德军突击炮,和集中过来的各种可以拉到前沿的火炮,开始向苏联步兵第74师一部,昨天晚上紧急加强的城市外围防线进行递近射击。
    随即斯图卡的呼啸,再次响彻别利奇的天空。
    但此时,能起飞拦截的苏联战斗机,已经远没有昨天多了。
    “波克雷什金,小心!”
    波克雷什金的第n任僚机飞行员,通过薯条通信,向试图1v4单挑德军战斗机编队的,波克雷什金示警。
    南方面军空军,远比历史中坚韧的作战方式,一方面让苏联战斗机损失数量大幅增加,但另一方面也让波克雷什金为代表的一众,具有天赋的飞行员在战斗中加速脱颖而出。
    只是,使用战场飞行培训学校的代价就是,波克雷什金现在已经很难,让自己对僚机投入太多关注了,在一个低盘躲过袭击自己的德军战斗机,并替自己的僚机驱赶走已经咬尾的敌机后,
    “菜鸟!顾好自己!”
    僚机战友的数次快速损失,已经让波克雷什金深深的害怕,再次出现上一秒还在交谈的战友,下一秒就变成一团火球的景象。
    “该死的!”
    波克雷什金通过熟练的滚转,让过一架发起攻击的德军战斗机,并再次痛苦的发现,自己的僚机似乎又一次,一头栽向了地面。
    憋屈的感觉,虽然在未来极大的推动了,波克雷什金改革苏联空军战斗机飞行员培训方式的想法。
    但现在,怒火中烧的波克雷什金,只能再次复刻在昨天数次进行过的空中一对多,很快一架德军战斗机被击落。
    “波克雷什金,小心!”
    地面上再次传来的僚机战友声音,帮助波克雷什金又一次躲过了敌机的攻击。
    “该死的,菜鸟!快回机场!”
    只是哪怕已经有数个,可以和德军最精锐飞行员,抗衡的王牌飞行员存在。
    最后的十几架mig-3,也在连续被薯条军工工具修理后,成为了只有名字还是mig-3的玄学载具。
    让这些大浪淘沙之后的苏联飞行员,在和bf-109的交战中,不再有任何明显的飞机性能劣势。
    苏联空军在中部战线上空的战斗机部队,也无法像第一天一样,为地面的苏军撑起足够的防空保护伞了。
    而在这种危急时刻,在第一天战斗中唯唯诺诺,甚至炸了友军的罗马尼亚轰炸机部队,成了压垮苏联空军防线的最后力量。
    上百架次的攻击,极大的迟滞了,步兵第35军和机械化第2军向别利奇防线的增援步伐。
    这让面对德军突击集群攻击,压力极大的别利奇守军,在短时间内只能靠自己了。
    (罗马尼亚空军轰炸机部队的影响
    历史中罗马尼亚空军的轰炸机部队,在罗马尼亚战线战斗的发展期,同样造成了极大影响。
    其曾在7月12日的10小时内,起飞超过120架次,对着行进中的苏联部队投下了37吨炸弹,使得在蒂拉斯波尔地区(基希纳乌东北的苏军集结地)的苏军损失接近40%。
    算是罗马尼亚空军的高光时刻了。
    而在历史中,为期一个月的比萨拉比亚地区空战中,罗马尼亚空军出动了5100架次,属于是德国众多小弟中,最为尽力的一个了。
    而背靠德国空军,让罗马尼亚人在和苏联空军的对抗中,打出了58:88的战果(罗马尼亚人自己宣称)。)
    …………………………
    “开火!”
    得益于第一天战斗中,空军和防空部队的保护,可以连夜转移到别利奇阵地的,苏军榴弹炮团开始射击,掩护压力巨大的一线阵地。
    只是在炮兵这里,苏联人同样面临一些糟糕的问题,
    “涅杰林,我们还有多少炮弹?”
    “团长同志,大概还有一个半基数。”
    “该死的,方面军的储备呢?”
    “这已经是昨天晚上,民兵同志连夜能拉来的全部了。”
    “观察哨情况怎么样?”
    “德国人空袭干掉了两个,还有三个能正常工作。只是瓦连佐夫同志,刚刚报告,他的观察哨,可能已经无法坚持了,德国人的刺刀已经顶到了他的鼻子上。”
    “命令他,哪怕用炮队镜,也要守住观察哨。”
    炮兵指挥官,随即掏出被他视若珍宝的,昨天晚上方面军司令部派出专机,连夜向南方面军各个还有炮弹可用的炮团,空投的新式地图。
    来自薯条军工的专业炮兵目标指示地图,这种在北极战线第一次使用,昨天晚上刚被“图司机”从薯条君的虚空仓库中,当做宝藏发现的物品,现在是这个榴弹炮团的最大依仗了。
    因为弹药不足,就必须依靠更为精准的攻击来弥补。
    视角来到前沿炮兵观察哨。
    被命令用炮队镜击退敌人的瓦连佐夫,刚刚和别利奇工人歼击营的民兵,打退了,德军突击队的又一次攻击。
    这个在当地民兵组织帮助下,连夜修筑的观察掩体,已经不仅仅属于炮兵了。
    德军不要命的突击,已经将这里变成了别利奇机场外围,最后一个被苏军坚守的阵地。
    来自不同阵地,失去指挥的苏军步兵,聚集在这里,保卫着身后至关重要的机场。
    “上尉同志,上尉同志,团部急件!”
    一名沾满灰尘的传令兵,在德军攻击的间隙,冲入核心掩体,将背着的一包新式望远镜交给瓦连佐夫,并向瓦连佐夫转达炮兵团长的命令,
    “用该死的炮队镜砸烂德国人的脑袋,然后用这些新望远镜,给全团指示目标!”
    随即来不及停留的传令兵,便急匆匆的冲向其他阵地。
    而在有薯条通信,提供最基础指挥通信的情况下,需要一名传令兵亲自运输的物品,自然是与炮兵目标指示地图配套使用的,火力引导望远镜。
    (薯条通信作用能力,受限于苏军指挥官的水平和想象力,这点已经在北极战线解释过了,后续将不再明确解释。)
    很快依靠这个实际只是“欺骗道具”,被“图司机”建议制造的,帮助当前呆板且缺乏训练的苏军炮兵观察员,正确使用薯条通信引导己方炮火的望远镜,发挥了威力。
    在上次进攻中,摸透了苏军防线火力情况的德军部队。
    在势在必得的二次进攻中,吃到了意料之外的精确炮击,一时间推进不能。
    (一些解释:
    关于苏联军队前期炮弹等物资不足的问题。
    苏联后勤部队在战前,处于缩编状态(只有战时编制的25%~30%)。
    方面军与集团军级别的后勤中心,也并不存在。
    ps:这是让罗科索夫斯基少将,在面对薯条基地的第一时间,就先入为主的将其当成赝品的根本原因。
    而在41年的国防动员计划中,这些机构,将由一些独立的军区医院,修理机构,军需仓库,在开战的一个月内动员完毕(集团军一周内、方面军一个月内)。
    而根据一战以来的战争经验,在此之前,苏联军事当局计划让作战部队,自行携带可供3天作战行动使用的物资储备,和5-6天的食物储备。
    直至集团军、方面军仓库和补给站后勤体系建立,为作战部队提供补充。
    而在这些仓库中,将储存9-10个基数的编制内部队弹药燃料,与30天编制内部队食物。
    然而这个一看就不足以应对德国人的规划,依然只是计划中的。
    实际情况是,这些处于不同部门(主要是红军后勤局和内务部)管辖的仓库。
    不仅仅因为容量不够,未能达到计划中的储存数量,还因为苏联错误的战略规划,大部分被布置在靠近国界的位置(38%处在德军第一波攻势的波及范围内)。
    比如西部各军区25%的弹药存放在距离国界50~200公里的位置。
    当然罗马尼亚战线,并没有直接一溃千里,因此在这里造成弹药缺乏的是,苏军后勤部队的另一大问题——缺乏应急计划。
    不满编的后勤部队,没有任何靠谱的应急物资供应计划,所以当南方面军司令部,想要为关键位置的炮兵团,提供炮弹时,只能依靠临时动员起来的民兵部队抢运。
    当然,考虑到作战部队的预案,在战争开始时都没做好,后勤部队处于这种状态,也就不是那么不可理喻了。
    此外谈到苏军后勤,还不得不谈,苏军卡车缺乏的问题。
    这一点确实没错,只是其缺乏的方式,可能与大家的基本认识并不相同。
    那就是苏军的卡车数量其实并不少。
    正如之前作者曾经提过的,相比德军实际上建立在骡马上的机械化部队,苏军的机械化军,才是真正的机械化部队(理论上)。
    慈父工业,在1940年到1941年上半年就爆出了20万台卡车,并且截止6月22日,苏联总共有70万台以上的货运卡车。
    ps:与之对比的是:
    德国人最初投入东线的车辆数字为60万辆(其中很大一部分依靠之前的缴获)。
    苏联工业在全面转向战时后,在战争期间生产的20.5万辆(优先坦克飞机,严重压缩了卡车生产)
    租借法案在战争期间提供给苏军的40.1万辆。
    而如此数量的卡车,又是因为什么让罗科索夫斯基少将,只能抢劫方面军预备队的卡车呢?
    那就是和装甲部队一样的软件问题,数量庞大的卡车车队,不仅缺乏技术过硬的驾驶人员和修理人员,也没有足以支撑其持续运转的备件,修理设施和轮胎。
    所以总数吓人的卡车,实际最多只有45%能够使用,而如果考虑到轮胎问题,能够长期使用的卡车数量将锐减至25%。
    ps:二战中美国提供给苏联最重要的援助,除去恢复生产必须的设备外,大概就是橡胶轮胎了。
    这种情况,再加上苏联卡车装备和新式坦克装备一样严重不平衡,使得很多地方的苏军,陷入了无车可用的局面。
    当然还有未来将“坑死”德国人的糟糕道路状况,同样限制了这些仅有的卡车发挥作用。
    ps:路不好也不是苏联人专门不修,而是后勤系统中“较偏门”的筑路部队,在苏军中同样严重缺编,且令出多门,这点留待以后再细说。
    至于苏军总参谋部,依据苏芬战争的最新数据错误得出的,炮兵部队炮弹消耗速度理论。在上面的这些问题面前也不过是小毛病罢了。
    所以这里只简单提一点,战前的苏军总参,离谱的认为,一次战役中,一门炮平均只需要1000发炮弹,或者说,一个月每门炮消耗300~400发炮弹。
    ps:这个发射量连现在的乌军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