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分家2
作者:一秋意   穿越农女,辅助相公的计相之路最新章节     
    周大善这话说了以后,屋内一时寂静。
    大儿子周福树听了父亲的话,心里很是不好受,想着父亲这些天的颓废。
    首先站起来道:“爹,做老子的都是为了儿子,您这些年虽说挣了些银钱,但是都给我们兄弟几个娶媳妇养孩子了,自己也没享什么清福。按说我们孩子都大了,早就该自己立起来让您安享晚年,都是儿子们没用,才带累您继续操劳。您再没有什么对不住我们的。”
    “俗话说,只有上不去的天,没有翻不过去的山,只要一家人齐心。总能熬过难关,铺子没了。大不了我继承您的担子再走街串巷去收山货,总能再挣出一份家业的,分家不分家你就莫要再提,这个家还是需要你和娘来掌管的。”
    妻子小王氏听了丈夫的话,也往丈夫身边靠了靠。用行动表示对丈夫的支持,小王氏是周大善媳妇大王氏的娘家远房,性格温柔大气。
    周大善听了大儿子的话,心里熨帖。知道大儿子从小就是个善良的老实人。
    又加上年轻的时候因为忙生意,家里孩子一个个出生,照应不来,把大儿子扔在乡下由老母亲照顾了几年,沾染了些乡下的淳朴气息,憨厚有余,但是聪明不足。
    周大善转眼看向剩下的两个儿子,三儿子因为小时候身体不好,自己和老妻商量就送他去学了武艺,他师傅是县里镖局的镖师,长大了顺其自然在县里的镖局谋了个差事。
    后来又经他那镖局里的师傅介绍,娶了县里宋捕头的女儿,所以三儿子是个直来直往的性格,说一不二的。
    只有二儿子从小聪慧,最得他的心,心里对他的期待也比其他两个多些。
    老二周福宝正想说话,旁边的妻子李氏拽了下他的衣袖,周福宝瞪了她一眼。
    站起来笑着说:“爹,家里出了这样的事情,也是人心隔肚皮。那许老头和您几十年的交情,和您打交道从来都是钱货两讫,从未有过打岔,平时看着也是个大气的人,换谁来看也是个可靠的生意伙伴,只是哪有亘古不变的人心,总是财帛动人心,才让那他暴露了真面目。”
    周大善感慨果然二儿子最懂自己,心中郁气纾解不少。
    周老二嘘着父亲的脸,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
    将心里早已经过了几遍的话说出来:“儿子也知道家里现在艰难。虽说咱们家回了青峰山,爹您问起我们的想法,我这些日子也在思量,我们兄弟三人,从小不事农产,虽说没有不分五谷,但是说再扛起锄头去地里,也是实在艰难。”
    看父亲也是认同的点头,再接再厉道:''前几日我和凤玉回了趟岳父家,他说恰巧他手里有家米铺子前头的掌柜走了。看我们艰难,和岳母合计,愿意把铺子盘给我们,铺子在城西,位置也不错,只要把本钱给岳父填上就行。”
    旁边的李氏也立时帮腔道:“是呀,爹,娘,我爹看我们艰难,想着帮扶一把,店里的家伙什什么的也都一并折价转给我们了。”
    周大善听说亲家愿意这样帮扶儿子,一时很是欣喜。自己召集儿子们本来也是为了家里的生计考虑,正准备让二儿子继续往下说呢。
    坐在周大善旁边的一直默默没有开口的大王氏却心中另有一番思量。李氏的父母在县里开着几家米铺,虽说家里也富足,但是从来都是精算盘扒拉响的。
    当年嫁女儿也是算计再算计的。嫁妆面上看起来丰厚得很,其实都是表面光,内里都是填些便宜货。这些年依着女儿在自己家山货铺子不知道沾了多少油水。如今居然肯大方帮二儿子一家,难保不是在打什么盘算。
    于是大王氏问到:“既然亲家愿意这么相帮,李氏,你父母可有说了作价几何?”
    李氏以为大王氏答应了,忙高兴应到:“只要400两银子,铺子位置好,我爹说往年一年的盈利就是三十两左右,这是现成的来钱买卖,等于白送我们一项营生。”
    一时屋内的众人都沉默了,大王氏看着一脸算计的二儿子和儿媳,心里很是气结,400两银子,家里现在拢共就200两。
    还没等周大善开口,她已经有些不善的开口道:“400两,李氏,你可真开得了口,家里现在统共200两银子,你要拿400两,家里哪里凑得来?”
    李氏立马急道:“娘,家里不是还有60亩地,按理我和当家的可以分得一份地。”
    说着话也脱口而出:“现在地价15两一亩,我们也不多要。按照爹娘一份,大伯和三弟一份,我们得15亩地,刚好是225两,加上家里有的200两,我和当家的向爹娘你们借150两,我们还有点私房钱,挣钱了肯定还你们,我们也不多拿家里的银钱。”
    这话一出,周老三周老大也有些生气的看向周老二,周老二只是回避的看着别处。
    大王氏气的不行,指着李氏怒骂道:“你这黑了心的婆娘,这是算计好了让我们分家,只留下家里将将不饿死的地。老二,你这是看家里不行了,想抛弃爹娘和兄弟,去给你岳家做上门女婿了?你让这个家还怎么过,这一大家子的就指着这点家产吃饭,你大侄子还在读书,你这是不管你们兄弟的死活了?”
    李氏向来害怕这个严厉的婆婆,这些年一直都是婆婆说东她不敢往西走,加上大嫂是婆婆的亲戚,虽然是表亲那也是亲,所以她总是讨好着婆婆,就怕婆婆将来分家藏私亏待了自己。
    但是想到自己母亲说的话,只要这次拿到了银子,又有了米铺,自己和丈夫就不用呆在这农村里了。
    搬到乡下以来,农村到处,房子乱糟糟臭烘烘的。自己从小在县里长大,哪里呆过这种猪窝,一想到自己要在这个破旧的农村过一辈子,心里是一万个不愿意的。
    而且自己的儿女都大了,怎么也不能在这个山村窝着,有什么前途呢,瞬间心里的胆气就起了来。
    心里想着,嘴边话就已经出口:“娘,话不是这么说的,这些年大房的云生上学,束修从一开始的一年几两银子,到现在县学的一年二十多两银子。还有花在笔墨纸砚上的花销,哪样算下来不是一大笔打银子,再说三弟小时候因为身体弱,不说那些金贵的药材,这些年跟着武行师傅学了好些年的武术,也是一大笔支出。”
    李氏说着说着,竟觉得自己似是真的委屈了一般:“这些年,大哥只是负责到处收山货,不过惯常的路线走一遭,但是这些年当家的他又是账房又是掌柜的,没少劳累呀。这个家里付出最多的就是当家的,现在有好的营生在眼前,爹娘你们可不能厚此薄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