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银印战术
作者:中更   鹅的三国最新章节     
    皖城,守将雷绪巡视城头。
    城南已是逆皖水而来的江东军营地,营地草创,仅仅是圈地后摆放、组合攻城器械。
    大部分的江东军吏士,依旧生活在船舱里。
    所以江东军远道而来,并没有行军的劳顿,更没有修筑营地浪费什么体力。
    现在的江东军吏士,精神体力格外充沛。
    雷绪思索之际,身边卫士指着东北方向:“将军,我军信使!”
    周围人扭头去看,就见十几名骑士出现在远处,勒马缓行,保持着马力。
    也有巡哨的江东军哨骑,只是哨骑规模只有两组,每组各五名骑士。
    江东哨骑不敢上前拦截,缓缓后退,保持着安全距离。
    十几个分钟后,又有三组江东斥候抵达皖城东北。
    但始终不敢上前截杀,只能放任这十几名骑士抵近皖城。
    皖城有护城河,吊桥放下,一名骑士上前高举手中密封的公文:“放下吊篮!”
    吊篮快速降下,骑士将公文投入吊篮后,转身就走,与其他人汇合后就朝东北而走。
    江东斥候骑士装模作样追赶,很想截杀对方,但始终没人敢先突搏杀。
    吊篮拉扯上去,雷绪取下公文,周围军吏围观,雷绪借环首刀破开密封,里面是一叠正式的帛书。
    最上面的是陈兰写给他的信,陈兰希望雷绪能守住三个月,三个月后,一定会有援军抵达。
    并讲述了前日扬州刺史刘馥被淮南士民劝进位淮南王之事,如今的陈兰是淮南国左将军。
    雷绪对刘馥称王没有什么意外或负面想法,刘馥称王,他们这些人才能安心做事。
    放下陈兰的书信,下一份公文是盖了淮南王印的敕书,拜他为右将军、庐江郡守、持王节。
    随同而来的还有两颗银印,以及一尺半长的新编的丝绦旌节。
    公文他流转给左右军吏,又拿起最后一封淮南王写给他的手书。
    雷绪下意识单膝跪地,对着合肥方向,捧着刘馥的手书细细阅读。
    刘馥在信中表达了淮南吏民迫切需求他称王的种种不得已,也着重讲述了淮南王国的政治立场,就是保境安民。
    最后也讲述了对外态度,王太子已经启程去关中求援,希望雷绪能守住皖城三月。
    三月后援军不至而城池失陷,是他对不起雷绪。
    雷绪阅读后,缓缓卷起刘馥的手书,感慨说:“大王对我有知遇简拔之恩,恩同再造,我理应以死相报。”
    周围军吏将他搀扶起来,一个校尉也说:“我等本为袁术裹挟不得已为贼做叛,袁氏败亡,我等无所依靠,还是大王不计前嫌,相邀我等同治淮南。为大王效力,某自然是乐意的。”
    “好!就该如此!”
    雷绪环视左右,见没有人目光躲闪,一个神色坚定:“今值国难,孙氏反而逆行进击宗藩栋梁,可知其奸恶诡诈。今日我向诸君立誓,必与皖城共存亡!”
    是刘馥恢复了动荡的淮南,让无数流离失所的男女安心耕种、恢复生产。
    也让躲在山里只能靠劫掠、打猎为生的袁术败兵恢复人格,能正常生活在家乡大地之上。
    淮南的快速恢复欣欣向荣的局面,值得每一个淮南人为此而拼命。
    尤其是淮南人经历过了袁术之乱,又涌入了周围败逃的军民,让他们更清楚淮南安宁太平局面的来之不易。
    在大司马崛起之前,没有一个人能像刘馥这样快速抚定一个地区,并让这个地区快速恢复生产力。
    自雷绪以下,皖城守军士气高亢起来。
    刘馥有大恩于淮南,而现在淮南王刘馥可以让他当右将军,未来可以带着他一起加入大司马幕府治下。
    那么孙会稽能给他什么?
    什么像样的名号、官位都给不了。
    现在天子被弑杀,各地强藩称王,本就分享了朝廷社稷的正统性。
    接下来就看刘家藩王哪一个能笑到最后,行光武之事。
    濡须口,孙权大营。
    刘馥称王的消息传来后,孙权更感压抑。
    刘馥若是自称其他什么王,孙权感想也不会这么丰富。
    可就选了个淮南王,这摆明了就是要跟他死磕。
    除了这件事情外,军中已有流言滋生,孙权越发感觉自己后方不稳。
    这次北伐,随行军队几乎都是江北将校与他们的部曲。
    南岸遗留的军队不多,若各郡、各县的留守们压制不住江东大姓,或许会爆发一场难以收拾的叛乱。
    当年扬州刺史刘繇的儿子刘基兄弟几个原本在豫章守孝,孙策回师时一并带回江东。
    理论上来讲,现在十九岁的刘基如果在江东大姓劝进、拥护下自立为吴王,江东上下吏民也是认的。
    以后江东郡县自然听吴王的,自不会听他稽郡守孙权的。
    或许真爆发叛乱后,他孙会稽会成为丧家之犬。
    就在孙权思索衡量之际,策士蒋干乘坐一叶扁舟,一名仆从摇橹,径直来到孙贲水寨。
    孙贲亲自出迎,与蒋干在岸边滩涂地上设立帷幕,饮酒吃鱼。
    三杯酒下肚,蒋干取出一卷帛书递出:“将军,此江东誓书也。”
    孙贲接住摊开,见是顾雍写给淮南的亲笔书,他们想要拥立刘基为吴王,希望淮南方面能拖住孙权。
    顾雍作为蔡邕的弟子,书法颇有特色,与众不同。
    孙贲放下这卷能要顾雍或孙权性命的亲笔书,就问:“这是何意?”
    “别无他意,只是希望将军莫要自误,宜早作打算。”
    蒋干语气温和,一副为孙贲考虑的模样:“自孙权聚兵以来,我家大王就遣使江东游说诸人。除却孙氏姻亲外,余者都已知情。虽说其中有人会揭发,但大军聚集北岸,想要撤离谈何容易?”
    “擅兴大军又寸功未立,仓促督军南撤,这军势如何能稳定?”
    蒋干看着孙贲:“孙会稽已无退路,唯有进击合肥,破城立威尚有一线生机。若是将军能乘机立功,我家大王自会在大司马处为将军请功。”
    孙贲皱眉,很是不快。
    之前是华歆,现在又是蒋干,怎么这些人都断定自己会反?
    虽然自己连续口头答应了,可始终只是与徐琨密谋,没有采取过其他行动。
    即便这样,这些外人都觉得自己该反,那孙权会怎么想?
    或许早就磨刀霍霍,要借战争的方式将自己与徐琨清除掉。
    只是想了想,孙贲就问:“顾元叹手书,若是伪造,该当如何?”
    “难道将军不知道么?顾元叹是蔡伯喈的弟子,与黑大司马有同门之情谊。未来又有蔡昭姬引荐,顾元叹自会得到大司马信赖、重用。就算是伪造,将军能有更好的选择?”
    蒋干说着,从袖里取出一枚一路把玩的银印,双手奉上:“此淮南前将军印也。”
    孙贲眯眼,沉吟:“不够。”
    蒋干又取出一颗银印,依旧双手奉上:“此豫章郡守印也。”
    “先生,我的意思是一颗前将军印不够,我的伙伴平虏徐将军也需要一颗。”
    “原来如此,何不早言?”
    蒋干从怀里掏出七颗银印,挑出一颗丹阳郡守印,一颗前将军银印,一共四颗银印递给孙贲:“这是我家大王给予将军最高的敬意,这豫章乃汉之大郡,不是孙权所分的小郡。”
    孙贲目光落在蒋干手里另外五颗印:“先生还有多少?实不相瞒,某友人颇多,或许能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