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代表人物。
春秋有管仲、子产等。
战国初有李悝、申不害、商鞅等。
战国末有韩非、李斯等。
在这里主讲商鞅、韩非跟李斯。
商鞅(前390-前338),姬姓公孙氏,名鞅。
韩非(前280-前223),尊称韩非子或韩子。
李斯(生不详-前208),字通古。
——
李斯看着那上面的前208,脑子嗡嗡的。
始皇帝不过去世两年,他就……
是他自身的原因,还是胡亥,亦或是赵高?
自从得知秦朝灭亡,胡亥已经被始皇帝囚禁了。
赵高也是一样。
他是胡亥的老师,胡亥能继位跟他绝对有关系。
李斯心中惶恐,担忧助胡亥继位的是他,又犹豫自己跟胡亥的交集不多,怎么会是他。
——
“有关商鞅,前面说商鞅变法的时候我们了解过他颁布的政策。”
“商鞅出身于卫国公族,年少时就很喜欢刑名法术之学,李悝、吴起对他的影响很大。”
早年他在魏国求职,在魏国的相国公叔座手下做事。
后来公叔座病重之时,向魏王推荐商鞅,并告知魏王不用商鞅就杀了商鞅。
魏王觉得公叔座病糊涂了,就既没用商鞅,也没杀商鞅。
公叔座离世后,商鞅听说秦国的秦孝公正在招人,立马收拾好自己的行李跑去秦国了。
“商鞅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成功拿到了面试机会。不过他面试了3次,到了第3次才正式入职,但入职归入职,他并没有被重用。”
第1次,帝道之术,指理想的帝王治国之道。
第2次,王道之术,指以仁义治天下,跟霸道相对。
第3次,霸道之术,指以武力、刑法、权势等统治天下。
“商鞅通过跟秦孝公的三次谈话中得知,秦孝公有意称霸天下,故他对于需要花费太长时间才能取得成果的政策并不感兴趣。”
“所以他又去找了秦孝公第4次,这一次,商鞅讲的就是如何在短期内让秦国富国强兵。秦孝公听的很入迷,遂决定变法,但又担心百姓们不同意,就把大臣们召到一起商议此事。”
“旧贵族自然不同意变法,当时已经有几个诸侯国变过法了,一旦变法,遭殃的可是他们。听到有人不同意,商鞅站出来怼了他们一顿,变法才正式开始。”
因为有秦孝公的支持,所以商鞅的变法很成功。
“商鞅的变法让他得罪了太子驷(si)和他的老师公子虔(qian),后公子虔再次犯法,被处以劓刑。”
秦孝公死后,太子驷继位,即秦惠文王。
公子虔开始给商鞅找罪名,污蔑商鞅要造反。
于是秦惠文王就下令抓捕商鞅,商鞅想逃,没逃成功。
“为了能活下去,他回到了自己的封地选择发兵,但战败而死,死后尸首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并示众。”
商鞅在变法中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他认为只要能够强国,可以不用旧的法度,只要对百姓有利,可以不遵循旧的礼制。
他的变法不避贵族权贵,坚决贯彻犯法都当获罪的理念。
且法家还有一个共性——明法,就是让百姓们都知法。
“韩非出身于韩国宗室,他也是一个贵族子弟。在前262年,秦将白起攻下了韩国的五十城,韩王想将上党给秦国意图求和,也就是我们之前说过的上党之战,此时的韩国内部政权不稳,统治阶级开始有了分裂趋势。”
“韩非知道后,开始上书,希望自己能被重用,但他前前后后上书了近五年,不得志,于是开始埋头搞创作着书(257)。”
“前253年,荀子到楚国了,在春申君的帮助下荀子继续讲学授徒,韩非知道后投奔荀子门下,跟着荀子学习,当时他的同学中就有李斯。”
韩非写的书传到了秦国,嬴政看过之后十分赞赏写了这本书的人,就想找到此人为自己所用。
李斯知道那是韩非写的书,就跟嬴政说了。
于是嬴政派兵攻打韩国,将韩非带到了秦国。
“李斯担心韩非会比自己更得嬴政重视,就跟嬴政说韩非到底是韩国的人,不会全心全意向着秦国的,您不用他,倘若后面又放他回国,对秦国来说是一个隐患,不如加罪惩治他。
嬴政一听,是这个道理,就把人交给法官处理了。李斯则派人给韩非送毒药,让他自杀,韩非想要亲自面见嬴政,但他没有见到。”
后来嬴政又后悔了,想要赦免韩非,但此时韩非已经死了。
韩非面对着战国末期新旧势力激烈斗争和诸侯割据的局面,总结天子弱小而诸侯强大的历史教训。
所以他的政治理想是希望能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
韩非看重君权,为了君权的神圣以及不可侵犯,他主张尊君卑臣,君主对于那些养士或者意图篡权的权臣重臣要散其党,收其余,闭其门,夺其辅。同时宣扬君臣利害相反的思想,君和臣好似是对立面的,这也加重了君臣之间的矛盾。
他将法、术、势三点相互结合,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法,指健全法制。
术,指驾驭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
势,指君主的权势,要独掌军政大权。
韩非继承了商鞅的法治思想,认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主张历史进化的观点。
他认为时代是不断发展的,倘若不从实际出发,而是一味地效仿先王,是治不好国家的,时代变了,那治国的政策也应该进行改革才对。
“李斯是楚国人,他的字在史记以及汉书中并没有记载,字通古是元人写的《学古编》中记载的,可信度存疑。”
“他一开始只是一个小吏,但李斯有着远大理想,他也想干出一番大事业。为此,他辞去了小吏这份工作,选择了进修,也就是拜入荀子门下学习。”
“学成之后,他开始考虑自己要去哪家公司。他所在的楚国,楚王人不行,其他五国的国力也有点弱,他去了估计干不出什么大事业,所以李斯最后决定去秦国。”
李斯到了秦国后,刚好碰到秦庄襄王离世,也就是嬴政的父亲。
没多久,李斯就得到了吕不韦的重用,被任命为郎官,也因此有了接近嬴政的机会。
“随着秦国的势力越发强大,韩国担心被灭,就开始派间谍去秦国,意图让秦国修建水渠,从而消耗人力物力,无法东进。其他几个诸侯国看到后纷纷效仿,一时间,到秦国的客卿非常多,秦国的大臣们对此议论纷纷,对嬴政说,这些人来秦国都是想破坏我们秦国的工作,影响我们工作进度的,我们要把他们全部都赶出去。”
“嬴政因此下了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逐的范围。他不想被逐,就给嬴政写了封信,叫谏逐客书,嬴政看完后,取消了逐客令。”
谏逐客书大意是:
秦穆公任用由余,百里奚等人,称霸西戎。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图强,国家兴盛。
秦惠文王任用张仪,破除合纵,六国臣服。
秦昭襄王任用范雎,削弱贵戚,加强王权。
这四代王他们都选择任用客卿,因此对秦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如果他们将客卿全都逐出秦国,那还会有如今的成就吗?
最后总结,逐客卿只会让国家没有富庶之实和强大之名。
“逐客一事过后,李斯被封为廷尉。”
廷尉,司法审判机构的官职名。
“到了始皇帝病逝于沙丘之时,李斯被赵高说动一起合谋篡改了始皇的遗诏,废公子扶苏,改立胡亥继位。”
“胡亥继位后,对百姓的剥削更为严重,李斯多次上书劝告胡亥,加上赵高在一旁有意无意地说李斯以前在始皇帝面前可是不同意你继位的,故李斯最后被胡亥逮捕入狱。”
“李斯在狱中依旧多次上书,但被赵高扣留了。赵高趁机跟胡亥说李斯跟他儿子李由想要造反,然后另一边对李斯严刑拷打,用酷刑逼供,李斯最后被迫承认自己谋反,结局就是具五刑,夷三族。”
具五刑参考汉书的内容:脸上刺字、割鼻子→砍掉双脚→活活打死→斩首并将首级示众→剁成肉酱。
(《汉·书·刑法志》:当夷三族者,皆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故谓之具五刑。)
李斯应该不是被活活打死,他是被腰斩。
(史记: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
李斯他辅佐嬴政统一六国,巩固秦朝政权。
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修驰道车同轨,这些都离不开李斯的建议。
——
秦,李斯的脸唰的一下就白了。
最后这部分内容对他而言简直属于是暴击了。
当始皇帝病逝于沙丘这几个字一出现,李斯瞬间反应过来。
他原本跪坐的姿势也变了,头扣地,双手交握,慌乱之际,头上戴着的官帽都歪了一点角度。
“陛下,臣万万不敢啊,臣辅佐陛下多年,怎会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陛下,臣自辅佐陛下以来,每日殚精竭虑,唯恐辜负陛下赏识之恩。陛下对臣有赏识之恩、不杀之恩、再造之恩,臣万不可能背叛陛下。”
“如若陛下心中还有疑虑,臣愿在陛下驾鹤西去之时亦跟随陛下而去。”
听到这么一段话,蒙恬、冯去疾等人也叩首在一旁。
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李斯这样一个聪明人,居然会跟赵高狼狈为奸,篡改遗诏。
嬴政听完李斯的话,一时之间未曾开口。
他知道李斯是个有用的人,若直接处死他,反而是他失去了一个人才。
可什么都不做,又是不行的。
“朕自然明白你李斯对朕是何等的忠心,投影上说了你做的事,也讲了你的结局,朕虽不满你篡改遗诏,但你也有了相应的处罚。”
嬴政安抚李斯一顿,人才还是要留住才好。
“但这投影,天下人皆知你李斯做了此等大逆不道之事,朕若不做点什么,百官甚至是天下黔首都将以此来抵抗大秦的律法。”
“如此,朕便罚你一年俸禄,朕会派人把你的家人接到一个你找不到的地方看管起来。倘若你违背了你今日的誓言,你家人的安全朕就无法保证了。不知朕如此安排,你是否有异议?”
李斯听完自然知晓始皇帝的意思,“臣……无异议。”
扶苏此时也反应过来了,想必李大人是因为他跟自己的理念不同,才会跟赵高一起废他立胡亥。
扶苏能想清楚,嬴政自然也能猜到赵高会怎么说服李斯跟他一起修改遗诏。
或许扶苏的死,跟赵高也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李斯他可以放过,至于赵高,那就不可能了。
——
阴阳家代表人物。
邹衍(前324-前240\/250)。
“邹衍的生卒年不详,这上面写的日期是推断出来的。”
“他是齐国人,曾在稷下学官讲学,他活跃的时期在孟子之后。”
他继承了古时的阴阳五行学说,提出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的五行生胜学说。
“邹衍的学说受到了两任齐王的重视,分别是齐宣王跟齐湣(min)王。说到齐湣王大家可能没什么印象,但是齐国被打的只剩两座城时,那时的齐王就是这位齐湣王。”
“齐湣王有野心,但智商不高,且到了后面越发骄横暴戾,所以邹衍后来离开齐国去了燕国。”
“邹衍在燕国时,燕王对他很好,但燕王的儿子继位后,对于旧臣并不信任,乐毅被罢职也有这个原因。更何况邹衍这个齐人,所以邹衍因为他人的谗言而被抓入狱。”
后面查出邹衍是被冤枉的,才得以被放出来。
“此时齐湣王已死,稷下学宫恢复了以往的繁荣景象,邹衍就从燕国回了齐国。”
有关他晚年的记载并不多,他似乎后面又去了燕国任职。
邹衍提出了五德始终跟大九州两个观点。
中华哲学文化早期并没有五行的说法,也没有五行相克的理论,而邹衍认为天地有五行,且提出了五行相生的转化形式跟五行生胜的理论。
他以此来说明事物之间是存在对立关系的,但它们又是可以相互转移的。
邹衍把历史看做是一件常变常新的事情,认为没有可以万世长存的王朝。
因为相生相克,所以邹衍他陷入了循环论。
大九州则是地理方面的学说。
邹衍曾说“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
(出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他的这个学说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中国以及世界地理早已有了知识跟推测,且认为中国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