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丞相更迭
作者:孤者自怜   惊?不是讲历史?古人开始输出最新章节     
    “李陵的故事结束后,时间来到七年后,也就是前90年。
    这一年,发生了汉匈之间的最后一场战役。”
    前91年,匈奴出兵攻打了五原、酒泉两郡,守军出战兵败,都尉也被杀死。
    至于匈奴为什么会突然进攻,这是因为匈奴单于换届了。
    且鞮侯单于在李陵不跑的第二年就去世了(96)。
    现在的匈奴单于是狐鹿姑单于,他是且鞮侯单于的弟弟。
    “为了报复匈奴,刘彻很快集结了14多万汉军,同样是分三路反击。”
    跟上一战一样,李广利还是主力。
    李广利率7万步骑出五原。
    御史大夫商丘成率3万人出西河。
    马通率4万骑兵出酒泉。
    (西河,位于陕西省内。)
    “商丘成从西河出发,刚出长城就迷失了方向,走了很久都没有遇到敌人,只好撤退。
    结果他们在撤退的过程中遇到了匈奴,商丘成边打边退,最后被匈奴的3万多骑兵逼退到了浚稽山,双方连着打了9天,商丘成成功打跑匈奴,得胜回军。”
    “而马通则是走到了天山附近,遇到了匈奴的2万骑兵,匈奴一看汉军人多,直接掉头就跑,马通根本追不上,只好无奈撤退。”
    “李广利则遇到了匈奴右大都尉跟卫律率领的5000骑兵,匈奴不敌,只好后撤。”
    这个时候呢,长安出了一件事,导致李广利做出了不正确的战略方案。
    太子刘据自杀后(91),刘彻没有立太子,李广利想扶自己妹妹的儿子刘髆(bo)担任太子。
    为此,他在出征前悄悄联络了丞相刘屈氂,刘屈氂同意了帮忙谏言。
    刘屈氂是刘彻的兄弟中山靖王的儿子,颇得刘彻的信任。
    但李广利打匈奴打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听说自己跟刘屈氂的对话被人举报了,而且举报的人还说刘屈氂的妻子偷偷诅咒刘彻,希望刘彻早死。
    最后的结果是刘彻将刘屈氂处以腰斩,他的妻儿被斩首,李广利的妻儿也被逮捕。
    “李广利被长安传来的消息打了个措手不及,然后他很快就想到了现在的匈奴后撤,如果他能拿下此次的军功,那也算是立功赎罪了。
    所以他没有考虑双方的军事形势,没有考虑战略战术,直接带着汉军猛追,追到了匈奴腹地,追着追着就遇上了左贤王部。”
    “双方一阵激战过后,汉军小胜,最后因为粮草不足,李广利只好带着众人撤退,而此时的匈奴本部得知汉军已经奔波千里,势必疲劳,所以狐鹿姑单于亲自率领着5万骑兵袭击汉军。
    打到晚上双方罢兵,不知道是不是李广利在担忧长安的妻儿,居然连匈奴偷偷在营地南边挖掘壕沟的事都没有发觉。
    最后匈奴在天一亮就开始袭击,李广利不敌,最后投降匈奴。”
    汉匈之间的战争就此结束。
    刘彻在此战结束后,还派了一路人前往攻打车师,防止车师跟匈奴合作侵扰边境。
    “最后这几场战役的结果并不好,除了一些显而易见的原因之外,其中还有其他原因,我们一会儿接着说。”
    “我们接下来了解一下刘彻时期发生的其他大事件,这部分主要以丞相更替、诸侯治理、政治斗争的内容为主,其中也会涉及到外戚的势力,所以连带着外戚部分也在这里讲,但不多。
    刘彻即位时的第一任丞相,同学们还记得是谁吗?”
    于丽问完,学生们皱眉想着,似乎已经忘记了。
    “刘彻的第一任丞相叫卫绾,之前的皇帝赐给他的剑他一把没动,最后在汉景帝的晚年,因为他人老实谨慎,刘启才把他任为丞相。
    但这位丞相在刘彻继位后不到一年,就被刘彻以没有及时给受冤枉的人伸冤罢免了(140),接下来的第234位丞相都围绕着刘彻跟窦漪房的权力斗争而更替。”
    第二任是窦婴,他是窦太后的侄子,但他坚定地站在刘彻一方,可刚即位的刘彻压不过窦漪房,所以不到一年,他就被罢免了(139)。
    第三任是许昌,他是开国功臣许温的后代,妥妥的守旧派,所以他坚定地站在了窦漪房一方,但窦漪房很快就去世了,所以许昌做了4年丞相后被刘彻以治丧不利罢免了(135)。
    第四任是田蚡,刘彻的亲舅舅,但他做了5年丞相就病死了(130)。
    “他为什么会病死,这里面还要说到窦婴,早在窦婴担任丞相的时候,田蚡担任的是太尉。
    当初他俩还给刘彻推荐了赵绾、王臧帮助刘彻施行思想改革,结果这两人都被窦漪房弄死了,然后窦婴迎来的是罢免,田蚡也是一样。”
    “可尽管田蚡没有了官职,但刘彻宠他啊,所以他依旧能参与议论政事,底下的一些门客士人开始纷纷归附,田蚡由此逐渐骄横起来。
    等到许昌被罢免,他做上丞相后,更是一天比一天膨胀,窦婴手下的门客士人都开始依附他,唯独一个叫灌夫的对窦婴态度不变。
    灌夫也是个奇人,他曾酒后殴打窦漪房的兄弟窦甫(139),后又在田蚡的婚宴上酒后怒骂诸人(131),最后灌夫被斩,窦婴想救灌夫,最后也被田蚡跟王太后一起弄死了。”
    “窦婴死后,田蚡生了一场大病,家里人给他找来巫师,结果巫师说是窦婴的鬼魂来复仇了,然后田蚡就真的不治身亡了,史书上写的是他惊惧而死。”
    ——
    {是巫蛊之祸发生了?}
    {刘据都死了,肯定是巫蛊之祸。}
    {追过头了这是。}
    {六神无主,提心吊胆,心神不定,心乱如麻……}
    {就是可惜了他带着的那些士兵,都被他害死了。}
    {牛啊,打了窦漪房的兄弟居然没死?}
    {骂人的时间也挺会挑的,刚好挑到田蚡结婚的时候。}
    {心理作用吧,吓死了,噗~}
    ……
    汉(127),刘彻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想必这一战也好不到哪里去。
    他一边叹息这场战役的结果,一边欣喜战争总算结束了。
    可很快他就被刘据的死震惊到。
    他好不容易得的儿子啊,刘据现在才两岁不到,他就得知了刘据的死,这要他如何接受!
    刘彻脚步不稳,往后撤了一步,卫青跟霍去病也看了过来,只是两人都没有上前。
    还是桑弘扬想要开口叫太医过来。
    只是刘彻在他开口之前,先一步制止了。
    卫青早在之前听到巫蛊之祸时,就已经想到了很多结局,这个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只是他自己不愿相信如今这般宠爱太子的陛下会逼死太子。
    现在听到这个结局,卫青有种心中的大石终于倒塌,他知道自己之后该如何为太子谋划了。
    霍去病的心思不亚于卫青,且他还是个少年,面上的神情也很容易被刘彻看出他的想法。
    刘彻不知道巫蛊之祸的具体内容,但光逼死太子一事,他自己都觉得做的不好。
    待在后宫的卫子夫听到投影的话,抱紧了手中的刘据。
    刘据还小,不懂卫子夫为什么会突然抱住自己,只好挥着双手,嘴上断断续续喊着,“母后,母后……”
    听到刘据的声音,卫子夫心中更是难过。
    她必须要保护好自己的儿子!
    只是她还需跟哥哥商议一番才好。
    ……
    “田蚡去世之后,后面上任的几位丞相也没有什么大作为。”
    第五任叫韩安国,他是代理丞相,结果因为给刘彻导引车架的时候摔下了车,跌破了腿,刘彻派人去看望他,发现他腿都瘸了,就把他罢免了。
    后因为他提倡跟匈奴和亲,就被疏远调任到了边境。
    第六任叫薛泽,他也是开国功臣的后代,但关于他的记载很少,所以薛泽估计也没有什么大作为,只知道他在前124年被罢免。
    而这个时间正是汉匈之间大规模作战的开始。
    第七任是公孙弘,有关公孙弘的记载并不少,他最后是死于任上(121)。
    “有关汉武帝时期的丞相,我们已经了解一半,剩下的一半我们等会儿再说。
    现在我们来看看另一个人的故事,这人的结局跟第七位丞相——公孙弘有关。”
    “很久以前,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让赵国武力大增,赵武灵王到了晚年把王位传给了小儿子,然后给自己起了一个“主父”的称号,想让自己的儿子处理国政,自己则专注于对外的军事斗争,这个主父就相当于是后来的太上皇。
    因为这件事,赵武灵王的一支子孙后代就把主父作为了氏族的名称,一晃过去了将近两百年,战国被统一,秦朝被推翻,汉朝也走了70多年。”
    到了这时候,姓与氏的界线开始模糊,以“主父”为氏的人开始以“主父”为姓。
    他们从赵国境内向东迁移,到了齐国国都临淄生活,尽管他们已经逐渐没落,但过的也比普通老百姓强。
    最主要是他们可以读书。
    “没人知道这一代的主父家里到底有多少人,但我们知道这一代主父家出了一个人,他的名字叫主父偃。”
    主父偃出生在齐国临淄,小时候读书学的是纵横术,他带着指点天下局势的憧憬跟期待踏上了游历的路程。
    他先在齐国游历,想要说服齐国的诸侯王们,但他被齐国的儒生排挤,没人愿意厚待他。
    又因为家境贫寒,借贷无门,他只好去燕国、赵国游历,结果这两地也没有人赏识他,主父偃想要当个门客都难。
    “主父偃就像一只幽灵,他游荡在各国,齐、赵、燕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但他却对天下局势没有产生一丝影响。
    后来的他穷困潦倒,还是一无所成,摆在他面前的就剩下了两条路,一条是带着遗憾回家,碌碌无为地痛苦死去,另一条就是去长安再搏一把。
    这对主父偃而言,并不是一个很难的抉择,所以他带着自己的全部积蓄去了长安,用了能用的所有资源跟人脉,终于联系到了卫青(134)。”
    这时候的卫青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建章监。
    建章监,大概是上林苑中的一支刘彻较为亲近的骑兵随从(不确定)。
    “卫青跟主父偃交谈过后,很欣赏他的才华,并多次向刘彻举荐,但刘彻一直没有召见主父偃。
    另一边的主父偃因为待着长安的花销惊人,所以他带的钱迅速减少,而诸侯的宾客们也不喜欢他,随着太阳一天天的升起又落下,跟着太阳落幕的还有主父偃的雄心。
    已经没有其他办法,主父偃只好将自己的智慧、一生的经历以及自己思考的天下局势全部写到了一封奏书中,带着最后的希望向刘彻上书。”
    ——
    {多高的车啊,居然能把腿摔瘸了?}
    {大概率是没注意,再加上摔倒的角度不太好。}
    {才一半!都这七个了诶,汉武帝时期居然有十四个丞相?}
    {纵横术已经不吃香啦!}
    {都大一统了,那个时候纵横之术已经没有什么用处的。}
    {主父偃怎么会找现在还没什么成就的卫青?}
    {主父偃的最后一次机会,会找上卫青肯定是看出了卫青不简单。}
    {也可能是他的资源跟人脉,能帮他找到离刘彻近又愿意见他的人只有职位不高的卫青。}
    ……
    不少郁郁不得志的人听到主父偃的故事也想到了自己不顺利的仕途之路。
    他们空有一身报国志向跟才学,却始终不得陛下的重用。
    事实上,他们其中也有人读过主父偃的故事。
    主父偃比有些人幸运,他最后还是被刘彻重用了。
    不管是大器晚成还是说他老年得志,都比一生碌碌无为的人强。
    有人悲痛之下喝起酒来,有人默默回到房间悲哀。
    但这些跟底层的老百姓们关系不大。
    他们的一生想的都是怎么活下去,怎么活的更好。
    像这种积累家底供孩子读书当官的事,离他们遥不可及。
    ……
    汉(127),听到自己故事的主父偃没有震惊。
    像他这种晚年才能实现抱负的人,就目前看来,并不算多。
    刘彻看向不久之前才跟自己提出推恩令的主父偃。
    但他的情绪还停留在刘据自杀的事件中,以至于他看向主父偃时,目光并没有聚焦,好似在看他,又好像不是在看他。
    刘彻看的主父偃心慌慌。
    陛下如今这般看重他,他该不会也跟某些人一样,到后面膨胀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