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外面,常威搀扶着邱瑜试图进入大堂。
邱瑜一摆手,“把拐杖给我。在外面等候。”
邱瑜和常威在祖邦文两百名前锋营骑兵的护送下,从京师逃出来后,一路狂奔,终于抵达了蓟州城。
崇祯和衙署大堂内的众人看着邱瑜一瘸一拐、十分艰难地走了进来。
邱瑜扔下拐杖,试图下跪叩首行礼,怎奈左腿的断骨处隐隐剧痛,根本跪不下来。
“邱阁老,免礼平身!”崇祯站起身来,看着蓬头垢面的邱瑜道,“大伴,赐座、赐茶。”
“臣邱瑜谢陛下!”邱瑜也不谦让,他实在需要一把椅子,更需要茶水。
吴三桂看着邱瑜这副模样,想起父亲吴襄和吴家满门,不由得悲从中来。闯贼真的狠毒。他同时也责怪自己当时怎么不派一支骑兵去京师营救父亲和家人。可转念一想,但是李自成他们刚刚攻占京师,兵强马壮、警惕性也高,恐怕无论如何也救不出来。
清明节下个月就要到了,那就多烧点纸钱吧。
等邱瑜喝完茶,崇祯说道:“阁老受苦了!”
崇祯话音刚落,邱瑜便放声大哭,声震屋宇,闻者莫不落泪。
邱瑜挣扎着再次试图跪下,“臣有两大罪,罪不可恕,请陛下降旨赐死。”
崇祯用眼神扫了一下王承恩,王承恩疾步走过去将邱瑜搀扶起来重新坐回椅子,“邱阁老,您伤成这样了,就先坐着吧。陛下心里明白着了。”
国破家亡、山河沦丧,邱瑜觉得自己这个内阁班子成员有责任。
“陛下,臣之罪一:臣不过是会写几篇文章,就受到皇上如此的恩德,被提拔做到内阁高官,还拿着丰厚的俸禄。如今天下大乱却没有能力匡扶,皇上处于危难之中却不能救助。不应该存活于天地之间,罪该万死。”
邱瑜说完坐在椅子上用头叩着椅子的护手,砰砰直响。
崇祯内心也很激动,邱瑜的忠贞载入史册,此番话语虽然有表演的成分,但是心中懊悔自责之意却是溢于言表。
“臣之罪二:臣的次子邱之陶于壬午年投降闯贼,出任伪官,实乃诛九族之罪。臣教子无方,罪无可赦!”
崇祯忙道:“不!邱阁老,你误会了。根据朕的信息渠道,邱之陶投降罗汝才是假的,他后来用腊丸传信给孙传庭,准备里应外合歼灭闯贼。李自成吞并罗汝才后,对其部下进行整顿,发现了邱之陶的计划。”
邱瑜眼神从不相信、再到惊异,“陛下……如此说来,之陶他,他没有背叛陛下和大明?”他的声音已经颤抖了,他一辈子最在乎名节。邱之陶的事令他耿耿于怀。
由于天下大乱,信息阻隔,正史记载,李自成攻占京师后,在他服毒自杀前还叮嘱大儿子邱之敦:他们邱家不认邱之陶这个败类,不要让他进祖坟。
邱瑜老泪纵横,忍不住又嚎啕大哭起来,“臣错怪了之陶啊。”
崇祯看着五十九岁的邱瑜这个惨兮兮的模样,不忍心告诉他邱之陶的结局。
“陛下,邱之陶,后来如何?他……他还在世吗?”邱瑜满眼期望看着崇祯。
早晚他要知道,不如就告诉了吧,反正大明乱到今天,死得人够多了。吴三桂一家三十多口还被杀了呢。多少无辜的百姓,其母女妻儿遭了毒手。
你邱瑜很惨,但不至于最惨。
“邱阁老,人的寿命都有定数,命数使然。即便皇帝和内阁大臣也无法阻挡。”
崇祯停了停,“邱之陶计划失败后,被枭首!”
邱瑜心脏猛地跳动一下,就好像有一把重锤击中了他的胸膛,眼前一黑,眼看就要摔倒在地。李若链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了过去,一把扶起了邱瑜。
“传医官!”崇祯道。
“不必了!”邱瑜挣扎着说道,“微臣这是欢喜。他好歹没有丢大明的脸,没有丢邱家的脸!死得好!”
等邱瑜慢慢冷静下来,崇祯环视了众人一眼。
“自李自成攻占京师后,六部和内阁已全部废掉。”
“各边镇、各地卫所、南方诸省和凤阳祖脉之地,都失去了联络。”
“大伴,开始吧。”崇祯扭头对王承恩说道。
邱瑜、吴三桂、刘希尧、李若链、方光琛等人心中俱是一震。陛下今天估计要放大招了。
王承恩从袖中掏出一份圣旨来,走到大家面前,徐徐展开。
“皇帝谕旨,邱瑜跪下听旨。”
王承恩说完这句话,马上又补充道:“邱阁老腿脚为闯贼所伤,以后可以坐着听旨。”
邱瑜在椅子上施礼道:“臣谢陛下免跪之赐!”
“吏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邱瑜,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襄阳府宜城县人氏,万历四十三年湖广乡试经魁、天启五年会魁、同年殿试三甲第一百八十一名、赐同进士出身,选庶吉士。天启七年升翰林院检讨。崇祯时候迁少詹事,后升吏部左侍郎。”
可能因为尚未伤愈,王承恩停了一下,缓了一口气才继续道:
“崇祯十七年二月二十二日,邱瑜与范景文一同入阁。后闯贼破京师,邱瑜忠贞无二,宁死不侍贼。”
王承恩又停顿一会儿,“经查,邱瑜能言、敢谏、能任事。即日起擢为内阁首辅!钦此!”
语毕,衙署大堂内一片沉默。
要知道内阁首辅在明代中晚期那可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吴三桂、刘希尧这些武将即便贵为总兵了,哪怕荣誉级别上也已经是伯爵了,但是在内阁首辅的权力面前还是浮云。
而李若链和王承恩由于职位特殊,别说内阁首辅了,就是六部的尚书都不可能当得上。方光琛作为一介文人,更是羡慕的眼珠子都要红了,对于文人、文官来说,当上内阁首辅就是祖坟冒青烟也比不上的荣光!
“谢陛下隆恩!但京师沦丧,臣职有亏。况且现在左腿残疾,有碍观瞻。臣请陛下另择他人!”
邱瑜礼貌性的推辞一番。对于内阁首辅的位子,他其实内心想的要死要活。
“不准推辞!你看看朕身边现在还有人可以做内阁首辅吗?吴三桂他们是武将。大伴是内臣,李若链是锦衣卫老大。”崇祯语气开始变得冰冷了,对于文官们这种演戏的功夫,他是半点也看不得。
吴三桂八面玲珑的人,出来打圆场道:“辽东团练总兵吴三桂,恭贺邱阁老!”
然后刘希尧、李若链都站出来道贺。
唯独王承恩不能说话,内臣不得干政,这还是太祖爷朱元璋定下的铁律。从大明朝的法理逻辑严格来说,太监、司礼监太监都只不过是工具人。
方光琛无官无职,没有他说话的份。
但是崇祯很快盯上了方光琛。
“方光琛,朕的内阁现在只有邱阁老一个首辅光杆。他五十九岁了,非得累死不可。你觉得内阁其他人员该从哪里找?”
方光琛跪地施礼,想了一会儿,“回陛下,大明当下山河残破,从地方到朝堂几乎都处于瘫痪状态。南方诸省,倒是有一些合格的文臣,但是路途遥远,一路兵凶战危,能不能过来都不好说。”
“所以,臣以为,可以从就近几个府州县中查看有没有合适的文官。”
崇祯呵呵一笑,“附近的文官中,朕还没有听说过有什么大才。”
“你觉得你当内阁次辅如何?”
衙署内,众皆惊悚!除了吴三桂知道方光琛的才能外,其余人都不了解方光琛。
但是崇祯知道,正史中吴三桂决定起兵反清,筹划方略、坚定决心的就是方光琛。而且吴三桂死后,方光琛坚持抗击建奴,兵败被俘,被凌迟前也对建奴痛骂不已,他的九个儿子,八个一同赴死,都没有一个怂的。另外一个儿子被康麻子通缉了几十年不投降。
这样的人,当个内阁次辅,有什么问题?
崇祯朗声道:“就这么定了!内阁次辅外,户部尚书的职位你先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