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后,不知是谁说了一句,“诸位在此争吵数日,却仍旧没有任何结果,而那刺杀陛下的淮王等人,却还安然无恙,如此大逆不道之徒还要要容忍他活到几时。”
此言一出,满室皆静,安静了片刻之后爆发出极为激烈的争吵。
“臣愿支持皇后娘娘,我大周人才济济,难不成没了那些个蠹虫就找不到德才兼备之人了,臣请将这些佞臣从速处斩。”
有不少人跟着附和,还有人脸色涨红的骂道,“竖子妄言,这不是一两个人,其中上上下下牵连了近百名有品阶的官员,还有那些不入流的吏职更是不下数百,若是都杀了,江南的官场怕是要空一成,这个空缺如何填补。”
“不错,此计绝不可取,请皇后娘娘莫要听信此等妄言。”
叶昭宁猛的高声呵斥道,“够了,都给我闭嘴,这是紫宸殿不是菜市场,你们这般成何体统。”
数日下来,没人见过她发这么大的火,一时都偃旗息鼓,没人敢在出声。
叶昭宁冷冷的扫视一圈,指着许沐川道,“许尚书,你来说。”
许沐川看了眼自己的女婿,又想起自己即将生产的女儿,心中微叹一声,他虽然要站皇后这边,但皇后的法子却绝不可取。
只是争吵了几日,皇后虽丝毫不退让,但却一直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每一步似乎都是早就算好的。
他忽然明了这其中的关窍,皇后初涉朝政,若是任由他们牵着鼻子走,那日后就要一次次妥协,而这不会是皇后和陛下想要的结果,所以这大概是以进为退。
心中有了一些猜测,躬身道,“回娘娘,臣以为不如取一折中之法。”
座上的叶昭宁明显有了兴趣,“哦,如何折中,说下去。”
许沐川应道,“是,臣以为娘娘与诸位同僚所言都有道理,娘娘想要以此来震慑群臣,让那些心存不轨的官员有所忌惮,但也正如诸位同僚所言若是都杀个干净,那极易导致朝中官员人人自危,人心惶惶,还会让民心不稳,觉得我大周的官员没一个好东西,也会极大的损害朝廷的威信。”
众人心中默默吐槽,两头当好人,正话反话都让你一个人说了。
就连惯会和稀泥的徐林都不由的暗自佩服,并反思自己这和稀泥的功夫还是不到家。
叶昭宁点点头,神色间多了几分欣赏,“说的有些道理,所以许卿的折中之法究竟为何,不妨直说。”
许沐川的话总算是铺垫完了,也不在拐弯抹角,躬身道,“是,娘娘,臣的法子说来也简单,对于四王,柳勤,裴氏兄弟等首恶,当严惩不贷,剩下的则是以所犯罪责来区分,贪污众多者,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者,斩首一人改为父母妻儿也一并斩首,但其余无甚关联的亲族可从轻处置。”
顿了片刻后,接着道,“贪污少者,该流放的流放,该打板子的打板子,但其亲族就不必追责,不知娘娘以为此法如何?”
听他们吵了这么久,总算是有人说出了一个对她心意的主意,叶昭宁恨不得当场就让众人照办,但是她不行。
装模作样的问其他人的意见,“临王叔以为如何?”
临王起身恭敬道,“回娘娘,臣以为许尚书所说的不失为一个妥帖的法子,定一个界限既可以不杀的血流成河,也可以让罪行深重之人付出代价,臣赞同。”
接着,叶昭宁又问了晋王,睿王,岐王几人,而后又问了梁国公等支持她的人,接着又问了安尚书还有徐林等人。
口径竟然意外的统一,都觉得此法不错,于是殿内的大部分人都纷纷附和。
这个法子也的确不错,将原本该斩首之人的父母妻儿一并斩首,也不算冤枉,毕竟他们也享受了那些搜刮百姓得来的不义之财不是吗。
叶昭宁见状,露出久违的笑容,称呼也变得亲切了起来,“吾也觉得爱卿这法子甚好,诸位卿家也都觉得妥当,那就这样办吧,具体的尺度三司都尽快拟定一个章程呈上来,吾也会尽快定夺的。”
众臣齐声应是,“是,臣等遵旨。”
三司的在拟定的同时,凤仪宫中,叶昭宁和魏永旭也正在讨论着,对于诸王到底该如何处置。
“淮王几人刺杀陛下,依照大周律例当属十恶之首谋反大罪,合该枭首,就依律处置,十六岁以上者判绞刑,十五岁及以下不论男女皆没为官奴。”
叶昭宁微微停顿了一下,似乎是有所顾虑,“但淮王最大的儿子似乎才十一岁.......”
魏永旭回头看她,缓缓说道,“我倒是忘了,但斩草不除根,只怕是春风吹又生啊。”
只是一瞬间,眼神就变得狠厉,“无妨,这世上多是的让可以让他们无声无息消失的办法。”
叶昭宁神色一怔,对稚子出手虽有些残忍,但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所以他们必须要死。
微微颔首,“此事急不得,慢慢来就是。”
魏永旭不可置否,“至于吴王,贩卖私盐,残害百姓罪无可恕,但终究是皇祖父的血脉,还是要给他留一丝血脉,除了吴王王妃及吴王世子外,其余人就流放岭南吧。”
叶昭宁倒是没什么意思,她最为厌恶的就是裴氏兄弟还有柳勤三人,语气冰冷,“那个裴钧最为可恶,依照我看该抄家灭族。”
魏永旭又加了一句,“不止裴钧,裴铭和柳勤都要抄家,上下三代全部流放。”
叶昭宁深以为然,“好,待三司拿出具体的章程之后,就尽快下旨吧,这事儿拖得太久了。”
魏永旭微微点头,“好,听你的。”
两日的功夫,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就商议出了一个具体的章程,叶昭宁阅览之后很快就批阅了下去。
而三司则根据此章程,落定了此案的涉案官员罪罚判定。
在这段时间,魏永旭宣召了英国公,梁国公等人,且都是单独召见,谁也不知他们究竟说了什么。
其中还有不问朝政已久的三朝老臣,太尉楚易,正是封后大殿的正使,君臣二人在紫宸殿足足谈了两个时辰楚易方才离开。
而楚易走后,魏永旭唤来了纪昀,重新拟定了一道圣旨,并加盖玉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