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物理,化学,数学》教材
作者:凯公子   大顺县太爷最新章节     
    一晃眼,十天过去。
    六月中旬,正值酷暑,早衙坐堂结束。
    李九章直奔儒学馆。
    整个清江户籍九万七千户,按照每户人家发《物理》《化学》《数学》三本书,需要二十九万一千本。
    清江儒学馆现在有360个秀才,李九章之前要求他们每个人抄写809本书籍。
    均摊到每一科需要270本书。
    李九章之前写的三本书,内容都不多。
    《物理》就是地球初中水平,甚至有些稍微深奥点的内容,他都并没有写进去,但是涉及到三大定理,他都是详细介绍过。
    质量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主要是牛顿力学,电磁学,热力学。
    至于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李九章就没有写进去,但是能够发展科学技术的知识,大致都有涉及。
    《化学》这本书,李九章写的时候下了一番苦功夫,不敢写得太深奥,但又要选取有助于提高研发水平的一些基础知识。
    主要写的内容有涉及到火药的物理化学,就是催化作用这一类的知识,还有一些简单的分子化学知识。
    还有涉及到食物腐败发酵化学知识,还有药物产生作用的生物免疫化学知识,还有一些金属爆炸原理的浅显知识。
    另外其余的例如核化学,放射性元素之类的,还有涉及到分析化学仪器之类的,这些超过了现在社会的水平,所以提到的相对少一些。
    但是透镜和反射镜,小孔成像这些东西,李九章也有提及,他的大脑也不过是个普通人的大脑,前世学过的知识记忆不全。
    稍微觉得对发展科学技术有帮助的一些见识和知识,李九章都有提及到。
    《数学》这本书写的就多一些了。
    abcdefghijkmlzopqrstuvwxyz,是的,你没看错,但是别误会,写这些并不是作者在凑字数,是李九章他在编写数学书时,就将英文字母写进去。
    十进制的阿拉伯数字,还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万,十亿万,百亿万,千亿万,兆……。
    当然,还有涉及到化学必备的知识,比如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单位,重量单位。
    原本的里丈尺寸寻韧扶,换成了公里,米,厘米,毫米来代替,大致的换算过程也写得很详细。
    关于整数的写法和读法,四舍五入,小数倒数,还有一些乘法口诀,再有深度一点的比如勾三股四玄五,换成用字母代替书写。
    还有乘法口诀,除法口诀,运算方式等。
    ……
    虽然不能够整体把地球现代的知识照搬,但是也基本上把李九章能够想到的知识,都写在了三本书上面。
    物理和化学不厚,总共也就半天时间写成了三十多页,每页一个知识点。
    数学这本书主要是介绍一些基本的现代数学知识,也没有写多久,但字母,数字,换算,还是比较占地方,写了五十多页字。
    如果条件允许,李九章都想直接推广简体汉字,免得书写时繁琐不方便。
    李九章能够想到的,可以帮助他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这些秀才们科学素养的知识,基本上都写进来了。
    在地球现代社会,这些都是最基础的知识,甚至可以说是常识性知识,谁都知道牛顿被苹果砸脑袋的故事。
    但在清江城,在大顺国,在这个世界里,李九章写的东西如同天书一般,但是秀才们都不傻,知道这些知识都是好知识。
    坊间更是有传言说李九章是文曲星下凡,把天上的经文散布到人间各处,各种说法铺天盖地。
    无论是儒学馆的秀才,还是武学馆的武秀才,都在极力的把李九章神化,清江百姓更是坚定的相信他就是神仙。
    有的时候,事情就是这么奇怪。
    李九章明明是要解放这些人的思想镣铐,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但是李九章做得超乎常理的事情越多,人们就越是非要把他神仙化。
    这大概就是这个社会的悲哀啊!
    千万年来,形成的固有思维,不是他能够一下子就轻易打破的,但是只要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李九章终有一天会帮他们打破思想枷锁。
    “本官听说你们有的人,写得比较快的,点烛熬夜已经快要把270本一个科目的书籍抄写完了,有的茂才先生还悬梁刺股的拼命抄写?”
    李九章走进一个大厅里,三百六十位秀才全部集中在这里抄写教材,李九章是专门来视察他们的进度。
    其实是可以印刷成册的,那样高效而且快速,但是县太爷坚持要让他们抄写。
    每个人开出5两银子的高工资,还有朝廷发放的4两银子的银子,总共9两白银。
    谁给钱,谁就说了算。
    李九章每个秀才身上投入9两白银,平时在儒学馆还管吃管住,所以他叫抄写,就抄写呗!
    虽然看不懂《数学》书上,那弯弯曲曲的卷成一坨的符号,但传说是天书,所有秀才都不敢懈怠,抄写得极其工整。
    “都是属下们应该做的。”
    “老爷既然来了,快给我们讲一讲天书吧,我们都能够把这《物理》《化学》《数学》书上的符号倒背如流了,可是就是不认识它们呀!”
    “是啊,李大人,这天书里的内容都是好东西,咱们抄写之后就知道不是奇技淫巧,只是其中文字太过精妙,薅光头发也不得其解。”
    ……
    秀才们都七嘴八舌的给李九章说出面临的不解和疑惑,偌大的抄写教室里原本安静无比,因为县太爷的到访,第一次变得这么热闹。
    不要小瞧了读书人,对于知识的渴望求索的心情。
    特别是他们为了科举读书识字,背诵的那些先贤圣人的经典,几千年几万年,还是在背诵那一套理论。
    现在李九章给他们全新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冲击力是相当大的。
    哪怕他们只是秀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