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书中自有颜如玉
作者:青港沉沙   跟着姓名学国学最新章节     
    解卦六爻也讲述了宋初名臣辈出,携手改革图新、治理天下的历史故事。
    初六:无咎。
    为什么说无咎,没有灾难?
    我们要结合卦名、卦辞和象辞来看这简单的两个字。
    我们如果抱着宽容、平顺的心态来看待眼前的困境,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待时而动,情况不利时谨慎自守,出现转机时尽快行动,那么吉利,没有灾难。
    宋太宗外战外行,打得一团糟。但他内战内行,平定了农民军起义,解决了恼人的接班人问题,而且内藏库中储备了足够多的银子,其时政权已渐渐稳固,朝政已渐成气象,大宋朝看起来政通人和,百废待兴,他非常开心。
    有一次,他在宫中大宴群臣,酒酣耳热之际开始自吹自擂:五代之时生灵凋丧,老百姓认为天下不会再有太平日子了。但自朕总揽政事以来,天下大治,繁荣昌盛,由此可知,国家治乱在乎人为。
    在座群臣纷纷鼓掌附和。
    只有吕蒙正不以为然,走到宋太宗面前说,皇帝所在即为百姓聚集之处,所以繁荣昌盛。但京城之外不出数里之地,就和城里大不一样,有很多饥寒而死的人。他劝宋太宗应该放眼看看远处,这才是天下百姓的福气。
    这番话极为在理,宋太宗虽然很扫兴,却也只能默不作声。
    吕蒙正是科考状元,宋初名相,他的气量就连宋太宗也自愧不如。相传为他创作的《寒窑赋》,被很多人视为天下第一奇文。开篇劈头一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该文以诸多历史名人为例,讲述人生命运和天地变化自然循环的道理,颇有宿命论的色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读。
    赵宋皇室之中,似乎存在某种因果循环的宿命。
    赵廷美无故死于房州后,宋太宗长子、卫王赵德崇触发心病,疯疯癫癫纵火焚宫,被废为庶人。次子赵德明继任开封尹,进封许王,加中书令兼侍中,但数年后亦无故病重而亡。
    于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宋太宗不愿再提立储之事。我们很难辨别清楚,宋太宗不立太子的原因,究竟是伤感二子早逝,还是过于贪恋皇权。
    公元994年9月,宋太宗深感年老力衰,于是在征询宰相寇准的意见后,立第三子赵恒为皇太子。
    这在当时是难得的新鲜事。
    自唐末五代以来,中原王朝很少立过皇太子。所以赵恒立为太子后,在参拜太庙回宫的路上,汴京百姓万人空巷,欢欣鼓舞,纷纷称他为少年天子,甚至有人赞美他“真社稷之主也”。
    宋太宗听说此事后,大为生气。他气呼呼地把寇准召进宫质问:老百姓只知有太子,不知道还有朕吗?如果四海之内人心都归属太子,那把朕置于何地?”
    莫名被迁怒的寇准平顺宽和的心态,他没有急于自证,也没有辩驳,而是拱手拜倒祝贺宋太宗,说圣上后继有人,这是国家的福气啊。
    所以为什么要读历史呢?
    这些千古留名的人精,他们的言行应对,简直令人有醍醐灌顶、顿开茅塞之感悟啊!
    宋太宗半信半疑,于是又将此事讲给各位皇后和嫔妃听,结果她们无一例外纷纷表示祝贺。
    宋太宗这才转怒为喜,大摆宴席请寇准喝酒,一直喝得酩酊大醉为止。
    公元997年,宋太宗驾崩。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1022年3月)继位。
    据说赵恒虽为太子,得位却殊为不易。宦官王继恩打算复制唐朝经验,来一个宦官定军权。他联合参知政事李昌龄、知制诰胡旦等人争取到了李皇后的支持,打算拥立被废为庶人的赵德崇为帝。
    幸好宰相吕端敏锐地察觉到不对。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他在大事上果然分外明察。
    他一面派遣亲信催促赵恒尽快进宫,一边派人将王继恩软禁起来,自己则火速入宫,以先帝之命说服李皇后同意赵恒继位为帝。赵恒初登基时,垂帘接见朝臣。吕端见状站在殿下不拜,敦请左右卷起帘子,确认无误后这才率群臣跪拜,三呼万岁。
    宋真宗以太祖、太宗留下的祖宗之法为治国圭臬,逐渐奠定了宋王朝恪守祖制的基本原则。但在奉行祖法的基础上,宋真宗在制度、文化上也颇多创新。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定天下路和崇道重儒。
    中晚唐时期节度使权力过大,造成了地方割据、尾大不掉的隐患,也是唐朝覆灭的直接原因。宋太祖时期,逐步取消了节度使的行政权力,以文官任地方知州,并设转运司负责军队的后勤补给,转运使所辖区域称为路。赵恒即位之时,把全国分为十八个路,使其正式确立为一级行政单位。
    唐末五代以来,儒释道三教逐渐合一。而宋真宗对此持开明态度,崇道、重儒而不抑佛。
    宋朝初年,统治者多喜好道教。相传,宋太祖自称上天霹雳大仙转世,而宋太宗自称上天赤脚大仙转世,他们均与道教大师陈抟交好,并有许多神奇故事传世。宋真宗在位时,对《老子》《庄子》《列子》等道家经典进行了校勘与雕印发行,这是道教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命人整理出道教重要典籍《大宋天宫宝藏》。
    而且,他加封道家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皇帝”,同时将玉皇大帝列为国家奉祀对象。玉皇大帝的名号很长,叫作“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
    宋真宗崇奉道教,或与赵宋王朝以“九天司命真君赵玄朗”为赵氏祖先有关,以此标榜赵宋皇权天授,为华夏正统。而他重视儒学,则基于稳固统治的现实考量。
    公元1008年,宋真宗来到山东曲阜拜谒文宣王庙,追谥儒家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并追封颜回等儒家十哲为公爵,曾参等六十二贤人为侯爵。翌年,河南富商曹诚在商丘修建学舍,招生开讲,赵恒欣然为之赐名为“应天府书院”。
    为鼓励天下学子读书入仕,共治天下,宋真宗甚至亲自创作《励学篇》加以倡导劝勉,后简化为四句诗传唱不衰: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车马多如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