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相信春明作家的实力
作者:五文弄墨   你好1978最新章节     
    文讲所的事情告一段落,蒋明春的到来,给学员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写作技巧。同时也将“看点”和“噱头”这两个词代入到大家视野中。
    另一头,苏编辑返回广省之后,连家都没有回,就匆匆忙忙来到范主编的办公室:
    “老范,约稿的事情有眉目了!”
    见老伙计依旧提着出差时候的包,身上的衣服也没换,风尘仆仆的样子,一看就是刚下火车就来编辑部了。
    范主编赶忙给对方倒了水:“先坐,喝口水吧!”
    苏编辑抓起茶杯咕咚咕咚灌了几口然后从包里掏出一张字条:
    “老范你先看看这个。”
    字条上写的就是蒋明春和苏编辑说的那个协议。
    苏编辑担心稿子被人抢了去,就让蒋明春写个字条。
    范主编看完之后,感觉脑子都不够用了:
    “千字十五块?这个价格怕是都赶上之前的稿费了吧?老苏你答应了?”
    苏编辑摇了摇头:
    “我这不是回来和你商量嘛!作品我看过了!已经写了四万字。按照春明同志的预估,这部作品要写到二十万字以上。
    不是我说,这部作品绝对会很精彩!”
    苏编顶着有些发黑的眼圈,给范主编描述起了《一代枭雄》的开头内容。
    范主编认真的听完,说实话他也被这个故事给打动了。只是现在有两个方面的考虑因素。
    一旦《花城》开了这个口子,不管千字十五的稿酬有没有支付出去。这都将会面临很大的风险。
    毕竟你《花城》这么做了。让别的杂志社怎么办?
    是跟进这个支付标准?还是不跟进呢?
    别的作者看到这么高的稿酬,肯定是要在《花城》发表的。这会使得不少优质作者被挖走。
    可要是跟进的话,大家都给千字十五,那岂不是把出版局的规定当儿戏了吗?
    这种两头都不得好的事情,但凡有些大局观的人都不会去做。
    奈何!
    《花城》从去年创刊到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发展期。能否确立《花城》的地位,把这块牌子立的高,立的稳。
    就需要像蒋明春这样的知名作家前来坐镇。
    范主编很清楚《花城》现在的短板在哪里。
    像蒋明春这样的大作家,如果开出的条件和别的刊物没有区别,人家干嘛放着京都那么多知名刊物不投,给《花城》呢?
    范主编脸上的表情不断地变化着,苏编辑知道,对方现在还在定夺。
    这么一个决定有可能让《花城》彻底起飞,也有可能起到反作用。受到其它刊物的抵制。
    范主编这一思考足足等了半个小时。
    从最初思考该不该给十五,到现在已经开始思考春明到底能不能给《花城》带来一个突破性的销售成绩。
    突然他想到了一件事情。
    貌似最近《当代》刚刚刊登了春明作家的《父母爱情》。
    虽说《当代》是人文社的亲儿子,可毕竟对方是季刊,自己好歹是双月刊。
    两个刊物在创刊时间上差不多。但《花城》的发刊数量可是要比目前的《当代》多很多。
    这么一比较,两个刊物的情况其实也差不了多少。
    想到这里,范主编突然抓起了电话,打给了《当代》主编秦朝阳。
    当代编辑部此刻已经忙成了一锅粥,刚刚周编辑已经跑了一趟人文社,今天是最新一期发表的第四天,就已经出现了第一次加印。
    这样的销售情况简直可以用“离谱”两个字来形容。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人文社大力宣传的缘故,《父母爱情》的宣传和在文学界的传播速度,正在以一个极快的方式呈现。
    第一批印刷的十万册,在今天上午就已经销售一空。
    本来秦主编是想稳一手的,结果这一稳就造成了加印提前。
    然而新一季度的发稿量增加,现在申请用纸都是定量,如果头一期就把纸用的差不多了,后面留给其它作品的印刷纸就不够了。
    秦主编就在这种痛并快乐的感觉中,接到了范主编的电话。
    “呦!老范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
    另一头的范主编没有丝毫拐弯,打了一发直球:
    “你们这一期的《当代》到现在卖多少了?”
    秦主编还以为对方是羡慕了,顿时得意到:
    “不多不少,整整十万。”
    要不是两人关系不错,这种事情一般人还真是不会去刻意透露。
    此刻《花城》主编办公室里,苏编辑和范主编挤在一起听着电话。
    听到“十万”这个数字之后,两人当场瞪大了眼睛。
    四天十万册!不是只能卖十万,而是《当代》第一批只印了十万。
    这是什么逆天销量!
    难道但凡沾上“春明”这两个字,就能有如此的神奇效果吗?
    片刻后范主编挂了电话,嘴里喃喃道:
    “那句传闻还真不是乱说的,春明的作品怕是又要突破百万了。”
    范主编眼中的犹豫,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坚定所取代。
    “老苏,和春明作家合作是一个机会!千字十五的价格,恐怕不好通过。不过我这里可以给他兜个底,至少千字十二!
    哪怕是个人掏腰包,这个钱《花城》也给了。
    而且是一次性付清。不存在什么按照销售量支付稿酬的说法。我相信春明作家的实力!”
    对于蒋明春来说今天是个发财的日子。
    中午的时候收到谢导的电话,《高山》的剧本已经通过被采用了。答应的一千五也已经在路上了。
    和谢导寒暄了一番,前脚刚挂电话,后脚就被传达室的大爷给喊住了。
    “嘿,蒋明春,还是找你的。你这大作家还真是个大忙人啊!”
    蒋明春笑着接受大爷的调侃。
    电话是苏编辑打来的,一张口就是一个大单子:
    “您好啊春明作家,我是《花城》的苏编辑。
    我和范主编商量过了。千字十五估计不太可行,不过我们可以按照千字十二,一次性支付稿酬。并且不会根据销售数量更改稿酬。
    范主编说了,我们《花城》绝对相信春明作家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