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秋获,家人
作者:玄武季   且隋最新章节     
    秋猎,到十月上旬,基本上就结束了。
    这一天,大东北落下了这一年的第一场雪。
    昨天,全族的欢庆丰收大会胜利召开。
    这个由礼部承办的大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粟末族绝大多数族人,都被邀请参加了此会。
    重影军营大操场,人山人海,人们也不嫌弃挤得慌!
    许多人,成为了各条战线上的英雄劳模,获得了粟末族第一届大会的最高荣誉和奖励。
    有最普通的冶炼工匠、农场把式、鞣皮子的工人、做羽箭的女人、挖煤挖矿的矿工……
    也有像孙思邈、贾农、阿里恰巴尔、申徒石、于柏子等这样的科学技术研究大家。
    当然,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由司徒友明代表粟末政府做的本年度的秋收报告。
    此时,阿布正坐在家里的书房里,再次翻看昨日的报告文本。
    今年,是阿布进入这个世界后的第一年。
    在他的乱入之下,粟末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发展。
    但就领地而言,粟末族已经拥有了除固有的粟末水两岸的故地之外,又拥有了新的地盘——契丹地。
    自从大业初年,隋帝让通事谒者韦云起监领突厥兵击破契丹,契丹地基本上就处于一种放养状态。
    阿布看到的情报显示,韦云起“尽获其男女四万口,女子及畜产一半赐突厥,余者入朝,男子皆杀之”。
    几乎成为荒芜之地的契丹地,隋朝并没有将它纳入版图,东突厥也没看上这块地方。
    阿布估计是东突厥不敢,而不是没想法。
    这个情势之下,阿布乘虚而入。
    以剿匪为名,把残余的契丹贵族斩杀殆尽。
    独留下牧人、牲畜、女子以及三岁以下男童。
    从此,粟末人鸠占了鹊巢,偷偷发展。而世间,将再无契丹。
    历史,正式迎来拐点!!!
    契丹地的潢水和土河流域,加上东北地的粟末水流域,粟末族的版图空前扩大。
    从此,粟末人和大隋涿郡只隔着一个奚国。
    粟末人的战略纵深,空前扩大。
    突第齐喆到达契丹地后,迅速开展了对契丹地现有人口、牲畜、土地、河流等的统计。
    搜影部队,大规模进入粟末新飞地协助契丹太守突第齐喆。
    已经被大隋和突厥人收割过一遍的契丹人,经过漫长的四年刚刚有点起色。
    这次,又被粟末人凶猛地打击了一遍。
    男丁本来就稀缺的契丹族,丁口寥寥。
    新统计的契丹族,现有零零总总人口,三万四千人。其中,妇女竟然达到了两万八千余人。
    契丹地的各类牲口,倒是很多。
    看来,肥美的水草,最适合养活的是马牛羊。
    其中,马,三万一千匹;牛,四万头;羊,八万多只。
    还有,四百多头骆驼。至于野生的鹿,竟然多得无法统计。
    契丹人,无论男女,特别擅长养牛和马。
    马多为战马,牛多为奶牛。
    这么一算,等把契丹拿下来,粟末族一下变得富裕许多,人口直奔十万大关。
    而现有的马,可以达到六万四千匹。牛,五万头;羊十,二万只;骆驼,五百余只。
    现在,整合后的粟末武装,兵力可达两万五千人,战马达到三万八千匹。
    这其中,还不算战时可以动员为兵的两万多农牧民,以及无数可以协从作战的妇女。
    据突第齐喆老爹的汇报,大雪彻底封盖前,他可以动员一部分军队,再加上大部分契丹旧人,可以至少开垦黑土地一万亩。
    加上粟末地下半年新垦的一万五千亩土地,粟末人今年年底之前,总共将有近三万亩的上好农田。
    全部是黑黝黝的黑土地!
    粮食的丰产,可谓意外之喜。
    小麦收了一万石,豆子竟然收了三千六百石,棉花获得籽棉三万五千斤。
    而一百二十石占城稻与新罗稻混的种,明年至少可以种上两千一百亩的稻子。
    至于其它以育种为目的的种子,也是收获颇丰。
    估计,从明年开始,粟末地就可以随意地吃上新鲜的蔬菜、肉上撒上美味的香料。
    玻璃,已经研究出了能够搭建暖棚的透明耐低温玻璃。
    下一步,就是规模化生产,继续研发特定用途的特种玻璃。
    阿布还提了利用玻璃的研磨透镜的要求。
    申徒石已经找来好多外地玉工、铜镜研磨大师,专门来根据精密计算,研究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的研磨技术。
    而在古代文献中的司南和道家、阴阳家惯用的罗盘,被阿布单独抽出。
    好多一批人,开始了如何更好地利用地磁和磁铁的研究,研制灵敏、有效的指南针。
    在机械制造上,最厉害的成果就是墨家学派轴承学的放大。
    由正齿轮到偏心轮,从滚轮轴承到滚珠轴承,从直轴到曲轴,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首先研制出来的成果,便用在了大型牛车的车轴、车轮技术上。
    在此过程中,还进一步创造性的提出了钢板减震技术假设。
    但难度,却始终落在滚珠的硬度和润滑油的提炼和选择上面。
    这一切,除了墨家的学术先进性,更是基础于材料冶金技术和理论的巨大进步。
    其实,粟末地最大的成就,在冶金工程上面。
    那就是,冶炼技术理论、原始金相分析理论的建立和提升。
    阿布坚持,金属冶炼要逐渐走出靠大匠、靠经验、靠家传儿徒的传统路线。
    一定要走和医学那样重视理论、重视技术、重视可重复的标准操作上。
    为了适应粟末地文化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礼部计划明年在少年学校的基础上,开设青年学堂,共八类学科。
    增加,基于冶金工业的冶炼、铸造、锻压、机械加工、金相研究等的材料学科。
    开设,以墨家学说为基础的光学、机械、力学等物理学科。
    开设,以阿布契郎火药理论为基础的热力学、化学、爆破学、武器学、军事学等综合学科。
    开设,以贾农家传《齐民要术》和天下农家理论为基础的农学。
    增加法学、商学、数学、天文学、行政学等学科。
    秋猎的成果,不仅仅在于获得了大量的皮毛、药材、食物。
    更重要的是,进一步系统化了粟末地秋猎的系统性和组织性。
    各类目的明确的秋猎队伍,细化了猎获的规范,还形成了相应的组织和制度。
    这么一来,为春、夏、秋、冬四季展开类似的活动,树立了标杆。
    这一番改进措施,使得粟末地的社会生产活动日渐趋于成熟和理性。
    确切地说,粟末族真的开始成长和成熟了。
    那种还带有浓厚原始社会形态的生活,正在被一种更符合时代潮流的农商组织化社会制度所取代。
    形成了统一的行政管理体系。
    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军事组织和管理体系。
    行政和军政,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
    这,在阿布穿越以前的粟末族,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事情。
    看看东北大地上最强大的高句丽,仍然是个披着封建国王外衣的部落联盟国。
    而东突厥,更是有着深重原始奴隶社会的游牧烙印。
    其他的,像奚国、室韦、新罗、百济、倭国,要么是单一民族部落,要么就是大部落下的松散联盟。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国为何物?政为何物?!
    粟末地,虽然是短暂的一年,但也是脱胎换骨的一年。
    先进的体制,高效的执行力,重视科技和教育,大力发展人口和农业经济!
    这就是,社体先进性,造成的巨大不同。
    就像阿布时刻告诉大家,我们要活得不一样!
    我们,已经开始不一样!
    看完报告,阿布觉得有些疲倦。
    于是,他放下手中的东西,揉揉眼睛,便信步走出书房。
    日头,已经开始偏西,但离饭点还有些距离。
    因为已经下过雪,天气有那么一点点冷,但不过分。
    伸伸懒腰,阿布接过胡图鲁递过来的皮裘系好,又做了好几个深呼吸。
    来到后院,正看见娥渡丽抱着裹得严实的佩瑗儿,在廊檐上看花草上薄薄的积雪。
    于是,便抱过女儿,对着她娇嫩的脸蛋亲了一口。
    小家伙已经很熟悉这个人了,虽然还不太会笑,但明亮的眼睛显得非常兴奋。
    她伸出两只小手,抓住阿布的两只耳朵,嗷嗷啊的一阵乱说,小腿儿也蹬个不停。
    阿布瞬间就被女儿的举动融化了。
    这个孩子,或许是这个世界给自己最重要的礼物,没有之一。
    有了她的存在,才让自己感觉在这个世界上来过。
    有了她,才让自己觉得早已经不是一个异世界的旁观者。
    有了她,才觉得世界如此美好,自己做什么都值得。
    即使再辛苦,值了!
    抱着佩瑗儿,一边逗着她说奇怪的话,一边带着娥渡丽来到自家的后花园里散步。
    胡图鲁和几个卫士,识趣地在后花园门口,就止住了脚步。
    来到凉亭,阿布索性去掉佩瑗儿身上包着的裘被,把她直接塞进自己贴身的交襟衣袍里。
    小家伙娇小的身子,放在阿布的胸前,鼓囊囊的,一点儿也不显大。
    爸爸的胸膛,非常暖和呢。
    阿布记得前世看过一档节目,那些青高原上的人,很喜欢这样带孩子。
    束腰一扎,孩子一塞,非常安全保暖。
    佩瑗儿,就像一只钻进袋鼠妈妈袋囊里的小袋鼠,好奇地感受着这个逼仄温暖、气味熟悉的新环境。
    一双滴溜溜的眼睛,看着那一方露出来的三角天空,以及那方下巴。
    那方下巴上,已经有黑乎乎的绒毛,不扎人,但摸着很奇怪。
    佩瑗儿最喜欢抓这个人的耳朵,然后就是研究下巴上的小胡子。
    佩瑗儿非常乖,只要看见娥渡丽或者阿布契郎其中一个人,就不会哭闹。
    就那样看着他们,非常自得其乐。
    娥渡丽看着自己的丈夫,眼睛里满是温柔和爱意。
    虽然到现在,这个人还没有给自己一个仪式或正式的表示,但她一点都不在意。
    从人生中遇到这个人的那一天起,她就知道,这个人已经成为她命中的唯一。
    克星也罢,活阎王爷也罢,她就是愿意。
    她愿意随着他的愿意,只要他愿意她就义无反顾地愿意去为他做任何事情。
    这个事情上,真的没有任何理智可言。
    娥渡丽是个粟末族中非常自信、美丽、独立的好姑娘。
    但她的弱点,就是阿布契郎。
    盲目、痴迷,甚至有点愚!
    她的几个哥哥都说,娥渡丽的聪明劲在看到阿布契郎之后,就变为一头蠢驴。
    她听了,只是憨憨地笑笑,一点都不辩驳。
    根本没有一点大家女子的风范,平日里那果敢伶俐的劲儿全然不见了踪影。
    是啊,当阿布契郎一出现在她的眼睛里,这个世界就只剩下了他。
    她能记得她看到这个人时的所有细节,哪怕是一个没有任何意思的喘气、表情、皱眉。
    甚至,她能在阿布契郎走过的地方,一眼就能认出他掉落的任何东西,哪怕是一根头发。
    但她很可能忘记自己的生日,会忘记爸爸妈妈的许多重要的事情。
    是啊,她已经被他彻底的俘虏了!
    去年那个时候,当她使劲摇晃这个人,却不再能得到他的一个眼神、一丝气息之后,她就知道自己的世界,塌了。
    她做好全部的准备,那就是她命中注定般跟着他一路而去。
    先是帮他守着毫无生气的躯壳,然后等正式归返大地的时候,再一同远去,去到另外一个世界和他在一起。
    哪怕,在那个世界只能远远地看着也好。
    天可怜见,这个命中的克星,竟然神奇地回来了!
    哦,天啦,娥渡丽觉得世界再也没有一种语言能够形容这种惊喜和震撼。
    他,就是神,娥渡丽的神。
    他回来了,他不一样了!
    说话变了,人也稳重了,开始有心事了,还长本事了!
    当然,变得更加让自己离不开了!
    和阿布契郎,终于有了一个共同的结晶,佩瑗儿!
    阿布契郎,你再也跑不远了,现在已经有我们两个人拴着你了。
    娥渡丽含情脉脉地看着正逗着女儿的阿布契郎,忽然感动得有点想哭。
    阿布抬头一看,发现娥渡丽神情有异,忙腾出手来,一下子就将娥渡丽揽在怀中。
    在她眼窝里亲了一下,阿布问:
    “怎么了?冷的话咱们这就回去!”
    “没事,我就是喜欢看你们两个,突然就好想流眼泪!“
    娥渡丽不好意思地说道。
    “嘿嘿,傻瓜,以后日子长呢,你就会越来越看着我们烦!烦到吐!”
    阿布戏谑地说道。
    “怎么会?我就是看不够,越看越喜欢!”
    娥渡丽依偎在阿布的怀里,一只手也抱着阿布衣袍里的佩瑗儿。
    “好,让你看个够!”
    阿布说完,一下就吻住怀中的女人。
    后花园的阳光,斜斜的照在一家三口的身上。
    清冷的微风,在他们周围飘散无影。
    晚饭,阿布给娥渡丽做了一道鱼,酸菜鱼。
    因为今年收获了大量的白菜、萝卜,所以粟末地的人家,都开始用陶缸、瓷缸腌制酸菜。
    因为有了当初在涿郡见到的那种榨油坊,所以今年就用胡麻榨了好多菜油。
    至于最出油的菜籽儿,阿布正在四处寻找那种高产的种子。
    不过现在这人口数,还用不来那么多油。
    如果将来要利用菜油搞贸易,那就要研究大规模种植菜籽、大豆。
    还有正在等待搜影分队的消息,看他们在遥远大陆能否带回来花生和葵花籽。
    这两种植物,出油率高!
    娥渡丽就是阿布契郎的专用首席试菜师。
    只要有空,他就利用现有的各种食材和厨具,变着法做她从来没见过的菜。
    蒸炒炸煮烤熏腊,花样繁多!
    娥渡丽,自认为因为阿布突然地好秀厨艺,将自己的嘴也养刁了。
    每一次回娘家,总感觉阿妈做的菜不对味,那种小时候的美味回忆全然没有了。
    每一次,阿妈看着噘着嘴的女儿,就骂:
    “你这个死丫头,就没过过苦日子!我就不信姑爷的做的菜就有多好吃!”
    可是,阿妈来伺候娥渡丽坐月子的那些日子,就信服了。
    这姑爷,真是个看不出来的能人。
    原来以为,他就是个皮囊好看、能力卓绝的小族长。
    可现在才明白,女儿果然说得没错,这家伙做饭的手艺也,是一等一的高!
    因此,阿妈对这个自幼看着长大的女婿,实在是满意。
    丈母娘看女婿,那是越看越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