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收徒
作者:林二虎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     
    “谢谢您了!”
    再问了一次路,终于确定了前面这条巷子就是地址上注明的麦秸巷,胡衍终于能够长长地喘了一口气,又对着身后的一辆驴车说道:“就这里了,马上就到了。”
    几天前,赵四收到秦刚从京城发来的求援信时,他正好就在神居村。
    从最早帮秦刚打理水泥作坊,再到接下白酒销售的生意,他一直认为自己应该是大哥身边最得力的帮手。但是,在白酒与香水生意进入正常之后,他发觉无论是在神居水寨、还是神居村,实际上还是赵四的话语权还更大些。相对来说,由他可以作主的地方很少。
    所以,他便向赵四提出,不如由他带人去京城,正好也可以到那里去帮帮自己的大哥。
    而且,前段时间,因为水寨的白酒产量提高得很快,辛第迦有了想进京开拓市场的想法,本就是希望胡衍能尽快与秦刚进行一些事情的具体沟通。
    赵四也觉得合适,于是,他挑选了两名放心的心腹好手,又押了满满一车的货,由胡衍带队,三人日夜兼程,终于赶到了京城。
    敲开了京城秦宅的大门,虽然秦刚不在家,但黄小个一看是胡衍来了,顿时十分开心:“胡大爷!你怎么来京城了?快请进,快请进!”
    胡衍更是欣喜:“小个你居然也长个子了,不急,叫个人帮我们把货搬进去吧!”
    安置好了后,胡衍在黄小个的陪同下,看了一圈这宅院,感慨地说:“在高邮就听说大哥在京城是有落脚处的,没想到是这么好的一处宅子。大哥真是到哪里都厉害啊!”
    黄小个却说:“大爷可是不容易的。先前到了京城,花了不少的心思,折腾出了一个银霜炭的生意,就是因为能够赚钱,据说还被宗室里的人盯上了,又告了官司。”
    胡衍听后吓了一跳,待到黄小个把事情的前前后后都讲了一遍,也说到现在都解决了,今天是留在秦观秦老爷的家里谈事情呢。
    胡衍点点头道:“看来我这次是来对了。四哥那边派了两个人,都是身手非常好的,就是要安排到炭场那里负责安全的。我便跟着大哥在这里住下,生意上的事,有我来帮衬他,也可以让他能够安心考试。”
    正说着,前院有了声音,秦大爷回来了!
    “大哥!”胡衍惊喜着迎出去。
    兄弟两人见面,自是十分欣喜。
    问明了情况后,秦刚便道:“你们既然来了也好。仓王村那里的事情比较急,就辛苦神居村里的两位兄弟,下午就让小个带他们过去,把炭场那里的安全先管上。”
    那两人连说不碍事,应该的。
    “听说衍哥这次还带了一车货过来,正巧我为后天的拜师礼的东西发愁呢!”
    于是,胡衍一边带着他去看带来的东西,一边问他拜师是怎么一回事。
    且说秦观将要收秦刚为门下弟子一事,在其京城好友中传开后,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按秦观之才学,要说早个一两年收受弟子也不算意外。但是,此时却是旧党失势之际,按常理而言,旁人都唯恐避之不及,所以,能在这个时间点拜其为师,秦刚的立场与人品,立刻被旧党之人高看了几分。
    对于此事最为兴奋的,当属黄庭坚,他在苏门四学士中最年长,也在苏轼众弟子中常以师兄居之。此次秦刚被黄推官羁押,他受秦观之托,也曾为之四处奔走托请。
    现在欣闻秦师弟要收其为徒,尤是兴奋,便自告奋勇来做执礼人,并广洒邀帖。
    此时,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以及又被称为“苏门后四学士”的李格非与廖正一等人,均还在京城。其中,倒有一大半人,都是与秦观一同在国史编修院中,一经通知,便都知晓,皆是答应前来观礼。
    唯一有所遗憾的是,他们的老师苏轼,此时却还在定州。
    秦观也只有修书一封,将此喜事以告之。
    与秦观住得很近的开封知府钱勰,在这时自然是乐见其成。此外,秦观在京城里相对较为亲密的一些好友,要么专程过来,要么派个代表前来参加观礼。
    倒是同在国史编修院的李祥知道了此事,回家也禀告了其父亲。李清臣听闻了后,直言可惜,大约在他内心,原本也曾有招揽秦刚为徒的意思,只是考虑得晚了。对于此事,他虽豁达,但也是考虑到新旧两党的立场,便叫安排家奴以李禠的名义前去送份礼物祝贺罢了。
    当然,更多人便是把此事看成是秦刚对外表达其政治立场的举动。先前那些曾经因为银霜炭一事而弹劾秦刚的人,此时又认真了起来,更有私下里放言要狠狠教训一下这个小人物。
    腊月廿四,宋人交年节,亦称小年。
    清晨,冬日寒风凛冽,但在秦观的小宅之中早就人声鼎沸,高朋满座。
    黄庭坚最早赶来,再三帮着检查秦观的服饰细节,唯恐哪处出现纰漏,又拉着秦湛检查了屋内所准备的一些礼仪物品,倒是比自己收徒还要上心。
    钱勰就住附近,来得也是很早,一来便拱手向秦观贺喜:“少游老弟,收的好徒弟啊!”
    秦观喜气满脸,赶紧作揖让进来,安排以上座。
    另一边,晁补之与张耒倒是结伴而来。黄庭坚又往门外看了看,说道:“在京的师兄弟中,就差文叔【注:李格非,字文叔】了,他还没到么?”
    陈师道与李格非正好是邻居,答道:“我出发时也去叫过他,说是家里有点小事要处理,他知道时间,不会耽搁的,很快就来。”
    这时,便听见门外一阵喧哗,秦湛赶紧陪着黄庭坚赶紧走出一看,原来是秦刚带人赶到了。
    秦刚此时才正式见到黄庭坚。
    这位一度能与苏轼并称“苏黄”的耿直学士,长得身材高大,声若洪钟,一把抓住秦刚的手说:“早听得少游说家乡中出了你这个后起之秀,先前是族弟,现在又成了徒弟,这也是我苏门这两年少见的喜事啊!所以你看,今天可是苏门弟子难得聚得如此之全的一次!”
    秦刚也是一时之间,见得这许多曾在历史上留下过赫赫名声的文人学士,多少有些心潮澎湃。先依师伯之礼拜过黄庭坚,然后又在他的介绍下,与满院的其他各个师叔伯一一见礼。
    黄庭坚一看,秦刚后面跟来的几人,大大小小地抬了好几挑的礼品。不禁笑道:“先前曾听说十八郎精于商贾之道,是我等中间少有的少年富家。今天一看,这拜师的手笔,果然不小啊!”
    秦刚连忙指着跟其一起过来的胡衍解释:“也非我铺张,正巧前日我这位高邮兄弟赶到京城,捎来不少家乡的土产物品。想着今天又能见到各位师长,便多整理了一些带过来,也是凑个喜气罢了。”
    那头秦湛迎了过来,秦刚便让他与胡衍认识了后,便让他们赶紧将所带来的各式礼品搬入,再根据要送的对象一一分派准备好。
    宋人十分讲究礼尚往来,前来观礼的客人大多不会空手而来,而他们走时,主人也一定不能让他们空手而走。虽然今天的主人是秦观,但秦刚之前就说过了,大事小事,都让他这个做弟子的来准备并落实。
    看着时间已经差不多,黄庭坚又焦急地看了看门外。
    “鲁直兄恕罪,实在拗不过小女,她一定要与我跟来!”门外终于匆匆走进来一位虽年近中年、容貌仍非常俊美的男子,此时正十分无奈地指着紧跟在身后的一名小丫头。
    而他所说的小女,虽然不过十岁左右的模样,但是长得却极其乖巧可爱。进得门来,就不住地向周围的众人行礼问好,看来与众人都是相当熟悉的。
    尤其是见到黄庭坚后,蹦跳着过来便告状:“黄伯伯好,听说少游叔要收徒弟,我爹爹故意瞒着不想带我来。幸好我有内幕消息,你可要狠狠批评一下我爹爹。”说完还得意地朝着陈师道摆了摆手,暴露了她的消息来源。
    陈师道赶紧把头扭过去装作没看见。
    黄庭坚笑着说:“好呀好呀。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能不请我们的清娘呢!”
    正在一旁与李廌说话的秦刚听得“清娘”二字,又觉一惊,这时就赶紧转头看过来。
    黄庭坚顺势介绍这对父女:“十八郎,这位便是老师后收的弟子李格非,表字文叔,如今正在太学任博士。”
    秦刚此时才醒悟过来眼前的美男子便是李文叔,而既然如此,那么与他一同来的这个被黄庭坚唤为“清娘”的小女孩,可不再会是同音讹认了吧?他的心不由地呯呯地紧张跳起来。
    黄庭坚说完后,便顺势再指向李格非身边的小女孩道:“这便是他的千金清娘,你可别看她年纪小,她的才力华赡,不输在座我等众人。”
    李格非赶紧说道:“鲁直兄言过了,莫要宠坏了她。”
    但是秦刚听在耳里,却恍恍然不觉有错。
    是的,这次便是对了,这才是真正的清娘!李清照,清水的清娘!
    虽然在场的无一不是享有文坛盛名的才子学士,但是就在这一刻,秦刚仿佛觉得,整个院子里的一切都开始黯然失色,唯有眼前的这个小丫头散发着明艳无比的光彩。
    此后的一千年,她的诗词将照耀几乎整个中文世界,她的才情将折服无数的青年男女,她的盛名将与苏轼秦观陆游辛弃疾一道,支撑起整个大宋文坛的不朽篇章。
    “你就是少游叔要收的徒弟吗?”李清照清脆的声音打断了秦刚的遐想,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已经盯着他上下打量了好几遍,脸上似乎是一种“不过如此”的表情。
    “怎么,你也想拜他为师吗?”秦刚突然想逗她一下。
    “少游叔的文章还不错,诗词嘛,弱了点……”
    “清娘!不得胡言乱语!”李格非急忙喝止,又赶紧向秦刚打招呼,“小女无知,不知天高地厚,也是平时和这些师叔伯们开玩笑开多了,千万不要放在心里。”
    “无妨无妨!”秦刚笑道,心下却说,以尔女未来之诗坛成就,估计这满屋之人,也就只有她有资格能说此话。
    “好啦!时辰已到,我们都去正堂,开始正式仪式了!”黄庭坚招呼大家。
    秦观今天提前换上了朝华为他新年准备的新袍子,尤其是面色红润,喜气洋洋,一扫年底因朝堂时局变动而带来的郁郁之色。
    秦观坐在正堂主位,副位本应该是徐夫人,此时她不在京城,便请了戚老太太代坐。而朝华只是妾室,此时便站立于秦观的身后。
    黄庭坚作为唱礼人,站在侧边上首位,开唱礼词。
    宋朝民间的拜师礼词都有固定的格式与词句,但是这屋子哪一个不是文坛的大家,所以唱的都是独家为秦观而定制的词句,再配合抑扬顿挫的语调,竟是极其地文雅。
    秦刚趋步向前,先朝堂中圣人像跪拜,再立起,此为一拜。
    之后再面向代表徐夫人的戚老夫人跪拜,并呈上红包一封,意为拜师的修金,此为二拜。
    最后再面对秦观,行叩拜礼,并奉上投师帖及拜师礼,此为最后的第三拜。
    拜师礼用上了胡衍带来的辛第迦所送的玉雕砚台笔架笔筒一套,俱是整块玉石雕成。一是风雅合宜,二是十分名贵。
    拜师礼呈在主桌,众人皆是称奇,也都对秦观面露羡慕之色。
    接了投师帖与拜师礼,作为老师,也要回赐学生礼物,众人也在看秦观送的是什么。
    之前秦刚就让秦湛转告过,一切自己都会安排好的。所以,此时站在身后的朝华递过来的,便是秦刚事先为其安排好的回礼,秦观随手接过,笑着打开说道:“为师回送你一本……”
    他盯住手中的物品,语气一时竟有所停滞,背后被朝华捅了一下方才反应过来,有点迟疑地念出:“……一本王右军的《孝女曹娥碑》拓本。”
    一言既出,举座惊奇。
    王右军即书圣王羲之,他所书写的《孝女曹娥碑》,被称之为该碑问世之后的最佳书本。而从晋到宋,其原碑已经不存,而世间所存在拓本亦成罕见的精品。
    就在前一年,仅是此时的书法大家蔡卞曾获得一本,并对此摹写出的一块碑文,就已经是惊绝天下的佳作了。
    秦刚离开高邮前,曾嘱咐胡衍在扬州帮其注意收集此类帖集,在辛第迦的帮助下,又肯出价钱,结果很快就找到了一些,这次便顺便带来,于是便用在了这里。
    众人只道是秦观非常看重这次的收徒,此刻又十分羡慕到了秦刚的身上。尤其是古灵精怪的李清照,盯着这本书拓本的眼光就没有离开过。
    注:王羲之写的《孝女曹娥碑》在书法界的地位极高。至今已失传,现代所存的碑本是宋代蔡卞的摹本,那么则说明蔡卞是可以看到原碑文、或者至少是原拓本的。则推断在北宋时,王羲之的碑文拓片虽然会比较少见,但是如果专心多花些钱也是应该可以买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