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堂认真的审阅了从上海传来的草案和书信,一边看一边不住的点头。
多年的经验告诉他,在当前的中外格局下,这已经是能做到的最优方案了。
吴明达和那名府吏,在描述上海情形的过程中,也不断的充斥着溢美之词,让陈堂对两位子侄的表现很感到满意。
特别是那个府吏,他根本不知道陈济方等人的经历,在讲述的时候更是满带着不可思议的表情。
陈堂专门就上海之事拟了一份奏折,夹带着宫慕久的草案,呈报给了朝廷。
此时的清廷,因为害怕洋人生乱,只要是与通商有关的章条几乎一律通过。
更何况,他们根本也看不出这份草案有什么不妥。于是很快就批复照准了,并依陈堂所请对宫慕久予以了褒奖。
就这样,在道光二十五年十月,宫慕久正式同巴富尔签订了《上海租地章程》。
这章程的大意是,一、大清的土地不能出售给外国人,但可以出租。
二、本次租给英国人的土地若干,地点选在上海城外的黄浦滩上。租期以五十年为期,租金优惠,五十年期满前双方可以商议续签。
三、英方若在土地上从事建设、转租等涉及地权之事,必须向上海道台衙门报批。
四、在土地范围内以英国人为主,英方应进行妥善管理,但华人和他国人也可入住,且与英国人权利均等。
为解决华人与英国人之间的冲突,双方还约定了,将共同建立协调和会审渠道,以及其他必要的机构。
以及,英方官员有义务向来沪的英国人介绍大清律例,并要求遵守。等等。
因为有清政府和英国订立的多份约章在前,双方很多权力已经被限制。《租地章程》能做到如此,已经着实不易。
回到苏州后,方、怀两兄弟得到了陈堂的夸赞。
他们又安排两位归侨拜见了陈堂,讲述了他们的情况和在上海的表现。陈堂很是高兴,便安排二人留在陈府听差。
一日晚间,陈堂又与三位子侄在书房叙话。
见到陈堂心情甚好,陈济怀偷偷和陈济方对了一下眼神,然后说道:“父亲,我和二哥出洋这几年,其实还总结了很多心得和想法,想向父亲禀告。”
最近一段时间都心境不错的陈堂,慈声说道:“哦?是何想法?不妨说来听听。”
原来陈济方兄弟通过在海外的游历,内心受到了很大的触动。
西方相对大清而言,先进太多,两方的差距已经是十分巨大。如果不能早日赶上,将来如“鸦片战争”般的惨痛经历,还会不断重演,甚至会更有过之。
可如何才能改变这样的局面,兄弟两人都深为此忧思,也时常就此展开长谈。
慢慢的,在两人心中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想法。
便是想以陈家世代经营的商业为基础,利用大清已开启的对外通商,与西洋开展贸易,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引入西方讯息。
再以此为基础,扩大西方事物在内地的影响,争取促动变革。
当然,要想改变千年的传统,当真不会一帆风顺。
他们估计到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曲折,也预料到其中会充满坎坷和变数。但既然已经看到了差距,如不尽力一试,总是心有不甘。
其实,在此番赴申城谈判之时,他们就找机会与巴富尔等洋人做过多次沟通,就是为了今后的通商合作做准备。
他们之间达成了很多共识,当然也有利益输送,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租地章程》的议订。
陈济方和陈济怀你一言我一语的好一阵子,才描述了个大概。
因为担心触动太大,他们并没有将全部想法和盘托出,只是说了通商并引入西方风气而已。
他们在讲述的时候,陈堂一直都在默默的听着,并没发表什么意见。但让两兄弟没意料到的是,提出反对意见的,竟然是陈济生!
原来,这些年陈济生尽心经营陈家各项产业,各项事务在他的统筹下被打理得井井有条,他已经完全成为陈家生意上的大掌柜了。
他反对两兄弟的这些想法倒不是为了别的什么,就是怕赔钱!
听了他两个兄弟的述说之后,他深知其中风险巨大。对于他来说,一方面在商言商,赔钱的买卖不能做。
另一方面,他知道这是在拿陈家的祖业来做赌注,如今他可算是这些产业的守业人,深感责任重大,所以一时间抵触强烈。
这真是两兄弟万万没有想到的,面面相觑一阵后,便又开始了苦口婆心的劝导。
他们也同陈济生念起生意经来,既然是在商言商,那就该知道,这做买卖哪有没风险的?风险越高,赚的也才可能更多。
再说,以他们的估计,相较风险而言,将来的回报会远远高出很多呢。
单就陈家现在的生意而言,陈堂执掌江苏事务多年,又护理过两江总督,这使得陈家在江南一带行商有诸多的便利。
但如今对外通商已开,与外洋间的贸易定会压过内地的商贸。
而兄弟俩出洋归来有了路数,这就有了优势,更是通过此次上海之行与洋人建立了很好的联系。各种便利相加,大可以将以往的商路连通海外,商机着实无限。
眼下,上海一口同海外间的贸易总额,每年就已达到白银三四百万两的规模。以他们的预见,不出三五年定能翻倍,再往后规模还会更大。
以往陈家的生意做得再好,相较对比仍相形见绌,而如今局势已变,有此良机岂能错失。
他们还指出,通过这两次上海之行发现,自从上海开埠以来,不但很多洋人涌入,还有很多异地人搬迁过来。经他了解,这些人多是从广东过来的商人。
江南一带的商路,原本都是浙商,特别是宁波商人的天下。此次五口通商,因为上海最先开埠,粤商中的一些人已经闻风而来。
此时他们尚属少数,若等再过些时日,包括原来十三行的大批商人就将接踵而至。
粤商与外洋贸易已有数百年的经验了,到时这沪上与洋人间的生意不都得被他们占去。所以眼前的商机更是时不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