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谁知盘中餐
作者:玄武季   且隋最新章节     
    阿布巡营,看啥?
    主要是看营中军兵的吃、穿、住。
    警骑营,必须每天有肉。
    并且,还要吃一些防止夜盲症的东西,特别是猪肝之类,这是为了防止这些夜猫子夜间视力不足,耽误事。
    后世妄传,古代军人普遍有严重的夜盲症,那都是瞎传。
    这时候的军人,营养是不太好,但还没有严重到晚上不能目视的程度。
    否则,那众多的夜袭战从何而来?
    当然,将士们夜间视力下降的情况也是有的,但也并不普遍,因为现在大隋军队的军需供应在质量和数量上还不错。
    相比于前朝和后世,大隋真的还算是一个相当富裕的朝代,特别是在公共开支上面。
    作为一名穿越的军人,阿布对一个部队伙食的重要性,有非常深刻而清醒的认识。
    在阿布穿越前的那个世界,有好多军事科学家通过数字建模模拟对比研究,时间从有记载的大中华战史开始一直到中华民国,发现了一个可以料想但需要实证的事实。
    伙食的好坏,决定着一支部队普遍战斗力的强弱!
    好的伙食,战斗力普遍强,成正比关系。
    反之,也战斗力低下,常打败仗,成反比关系。
    而伙食好坏,也直接和当时的国势、国力成正比。
    同样,一个军事主官,可以通过彼此双方军队饮食的数量和质量,就可大致上推测出双方各自军队的基本战斗力。
    当然,战斗力的强弱,也并不代表着战斗结果会一定与之匹配!
    如果那样,那这天下的战争可就简单了,权当喂猪一样饲喂军兵就可以了!
    但很显然,让一支面有菜色、食不果腹、有气无力的大军去打仗,大概率只能会在战争史上替对方军队刷战绩!
    成就敌军以少胜多、轻松歼灭的青史美名!
    阿布,当然不想当这样的历史丑角!
    好不容易穿越一回,可别真成了后世子孙嘲笑的反面典型。
    所以,吃饭,一直就是阿布建立重影大军、主掌骁果卫之后的头等大事。
    吃饱的兵,才是有战斗力的兵!
    大隋,是个不缺粮食的朝代。
    前世有文献记载,即使是在其亡国数年之后,洛口仓、含嘉仓、黎阳仓等大粮仓中的粮食,仍然在资哺着天下军民。
    这一方面说明这些仓城的大,另一方面不就是表明大隋的富吗?!
    所以,只要关系过硬,还有充足的理由,阿布就能够光明正大地搞到足额的粮食草料,让将士们吃好,让战马保持健康。
    一兵一天一斗粟!
    一马一天三斗豆子,一束干草(十分之一石)!
    其他非战斗性人员,次第酌减。
    这,就是目前大隋兵部,给骁果卫白道城大营勘定的军粮标准。
    骁果卫戍边打仗时所用军粮,肯定是不能以口感为首选标准。
    “易保存,能充饥,便携带”,这才是军粮最合适的选择原则。
    和所有北方府军一样,骁果卫的军粮,只能是也只会是粟谷,因为粟谷是所有粮食中最好保存不霉变的粮食。
    当然,中原和南方的府军,已经开始用大米和小麦混合来做常备军粮。
    有研究说,粟谷的保存周期在七到十年,而大米和小麦的保存周期都在四年以下。
    粟者,小米也,也就是后世的小黄米。
    一斗,合十二斤。
    按照这时候已经普遍实行的三餐制,即朝食、中食、晚食,每顿饭就是四斤小米的标准。
    这乍看起来,的确是量大管饱。
    可是,在这个辅食稀缺的年代里,这也只能是通过谷物量的积累来满足军队关于体力要求的权宜之计!
    即便如此,在跟草原军队单对单的对决中,中原士兵往往是落于下风的。
    就像都拔所说的那样,吃草谷的汉地人,在其个头和体能上,普遍要弱于以食肉为主的草原人。
    这是食物能量提供的差异决定的,并且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体格的改变,常常需要好几代人去持续不断的去改善饮食结构才有效果。
    这,也是在具体野战战例中,北草原军队大概率能战胜中原和南方军队的基础原因。
    阿布想要强军和精兵。
    体能素质,往往是他首先考虑的因素。
    粟末地的重影军队军事科学院,已经开始对了军粮标准化和科学化开展的专门性研究。
    主要是通过配餐效果对比,综合考虑粟末地的后勤能力,准备研究出足够能量、便于携带、易于存储和加热的野战口粮。
    人,马,都有!
    这些年,小麦、稻米、玉米、豆子、花生等连续丰产。
    粟末地面粉加工技术,也全面进入到了水力、钢磨、自动填装等的进步时代。
    已经开发出的战备口粮,还比较原始简单。
    像类似带孔锅盔、油炸饼干、油炸方便面、桶装酱菜、肉干罐头、腊肉罐头等。
    这些便携主食产品,已经陆续出现在了重影战斗部队的随行背囊之中。
    骁果卫,当然还没这个条件。
    但是让火头营试着将粟米进行深加工,做成熟米糕、熟米干饭团等这样的便携食品,还是可以的。
    为此,利用现有人力和技术资源,成立了白道城军需工厂和军需研究部,特别是军粮研究所!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利用阴山山脉一带天然的丰富肉食宝库,为大军存储大量的肉食蛋白!
    可存储,便携带!
    尽管再怎么弄,对于一支超十万人的野战大营,能积存下来的肉食肯定会是杯水车薪。
    但是,通过这些举措,既能积累大军食物自济的宝贵经验,又能短期解决部队肉食蛋白供应有和无的问题!
    况且因为积存肉食的生产行为,伴生了可观数量的皮毛、筋骨、油脂,这都是任何时代里异常重要的战略物资。
    毛皮既可以做衣物,又可以做铠甲、手套、马鞍、皮索等!
    而兽筋的价值,就更不用多说,那是武器原料!
    至于骨头,有的可以入药,有的熬胶,有的直接可以用石磨压碎磨粉后加入饲料!
    油脂,用处更大,冻疮药、润滑剂、餐油、燃油,等等。
    ……
    将官们,依照规律没有进入斥候舍,而是一一走进虞候旗队的排屋舍。
    那些刚值完夜哨、穿着常服的虞候们,正在吃早食。
    见大将军杨子灿等进来,忙放下碗筷,“刷”地立正站立、抚胸行礼。
    这一次,杨子灿也立正挺胸,回了抚胸礼。
    然后也不说话,慢慢走过去,仔细查看他们正在吃的早食。
    他们用来盛闷熟粟米的碗,各种各样。
    有陶盆、粗瓷碗,但最多的是木头扣出来的大木碗,结实、轻便、耐用。
    甚至,还有几个人用自己的兜鍪——头盔装饭。
    够大,一下子能全装进入!
    放酱和腌菜的家伙,则是一张掏成凹形的一块长木盘。
    在木盘的两头凹陷处,盛放着好多根黑乎乎、上面有些许白色盐渍的条状物。
    腊肉条,新产品!
    阿布直接伸手捉起一根,一下就塞进自己的嘴里大口嚼起来。
    齁咸齁咸!
    但嚼着嚼着,口舌开始生津,并慢慢吃出了一股肉的浓浓味儿来。
    这是马鹿肉!
    带点骚气,但嚼着还行!
    “坐下,继续吃!”
    将士们拘谨地坐下。
    拿着手中的竹筷、木筷、削光的树枝、木叉子,开始小心翼翼地吃起来。
    阿布并没有走开,而是熟练地盘腿在他们旁边坐下。
    他一边继续嚼着嘴中的肉条,一边静静地看着这些年龄大小不一、但都是满面风霜的士兵。
    “看来不饿啊,要不要到咱们都去校场上先来上十里?”
    阿布笑呵呵的说道。
    一听这话,虞旗候们就像触电一样,马上开始忙乱地端起自己的粟米饭,给嘴里疯狂地塞起来。
    “对了嘛!这就才对嘛!”
    “难道我这个大将军进来了,你们的肚子就自动变饱了?”
    “咱们骁果卫,就是要在该吃饭的时候抓紧吃,并且要吃得快吃得干净!”
    “我们是军中糙汉,不是千金小姐!”
    “军中吃饭、拉屎、尿尿、睡觉,就讲究一个规矩和速度!”
    “哪怕天王老子来了,直接长官没有下命令让你们停下,那就好好快速地继续造!”
    “谁慢谁受罚,谁停谁背锅!”
    这一说,大家吃得更快了。
    有个小伙儿一慌,失手就将自己的木碗打翻在地。
    黄澄澄的粟米饭,一下子全撒在了地上。
    小伙儿的脸,一下子变得哭丧起来,有点不知所措。
    俺滴早食口粮啊!
    “啊呀,可惜了!别着急,来,我帮你。”
    说着,阿布一把拿过持续发呆中状态的小伙手中木碗,用手仔细地一点点开始收集起来。
    熟的粟末,而松散,捡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
    阿布从自己的马靴上抽出狗牙,用刀刃贴着地面,仔细地铲起一粒粒粟米,但还是会沾上了些许的土。
    “胡图鲁,我记得我早上的粟米饭还没吃完,你按照他的量给他盛过来让他吃。”
    “走了一会儿,我也饿了,这一碗就是我的了!”
    胡图鲁答应一声,飞快地走了。
    见大家都在吃惊地看着自己,阿布温和地说道:
    “我的老家,在东北,很多时候是以肉食为主。”
    “可是我的族人们,都喜欢吃谷物,所以就想尽办法种些粟谷。”
    “家乡的粟末水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而我们粟末部,也因为种出了粟谷,又生活在能生长粟谷的水边,所以就叫粟末部。”
    “种粟谷不容易,要春播秋收,还要防旱防涝,防被鸟兽糟蹋,还要在雨季来前抢收。”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们可能伤心好好的粟末饭,就掉在地上脏了,不能吃了,而肚子也就喂不饱了!所以要挨饿了!”
    “可种谷子的庄稼人,最最担心的却是,种好了的粮食,到了收获季节,如果收不到手中,那就养活不了人!所以要颗粒归仓!”
    “当兵吃粮,天经地义。”
    “但我们当兵吃粮,一定要清楚,这粮食,是怎么来的?是谁给的?我们又为什么能吃上粮!”
    ……
    不一会儿,骑着马的胡图鲁,就将阿布那没吃完的粟米饭,给端过来了。
    老大一碗!
    还因为一直煨在房子里的火龙炉子上,都热乎乎的。
    “给,你的,哎,不行!”
    “我这比你刚才的多多了,等等,倒点给我,不能让你这个臭小子占我大将军的便宜!”
    说完,一把抢过小伙子手中的树枝筷子,将感觉多余的粟米饭,拨进方才那个撒了饭的木碗中。
    “好了,差不多啦!”
    阿布还故意端起来看看高低水平。
    “我的这个大白碗,一并给你了,你的,给我了!”
    “这算是我这个大将军,把你这个狗怂,吓得掉碗落饭的赔偿!“
    “端着!还有你这造型独特的树枝神器!”
    “下次见到我乱哆嗦,小心狗屁股!”
    阿布将盛着黄米饭的玉瓷白碗,和那双一头带着叉子的树枝筷,塞到了还在目瞪口呆着的小伙子手中。
    “来,开干!”
    “注意了,咱们打个比赛,看谁先吃完!”
    “最后吃完的那个,一盏茶,校场独步跑十里。”
    “我输,我上!”
    “郭参军,你监督!”
    阿布头也不回,朝身后人群中的法曹参军郭昶,大声喝道。
    “诺!”
    郭昶闪身出列,抚胸答应。
    “开始!”
    刷!刷!刷!
    ……
    阿布、虞旗候们,包括那个有点发傻的小伙子,一下子都什么也顾不得了。
    也顾不上用文绉绉的筷子了,飞快地把嘴搭在碗沿上,开始疯狂地用手往嘴里胡塞……
    如此情景,一下子让阿布仿佛回到了前世的热血岁月,那些无数个在特种集训营里度过的一段段魔鬼生活……
    什么叫吃饭?
    那是抢饭,好不好!
    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哪有给你多少时间去慢条斯理的吃喝?
    填饱肚子,就行了!
    要把宝贵的时间,用在保命上!
    对,战斗的最终目的,就是去保命。
    用自己的时间和生命,保更多人的命!
    阿布和众将士,吃的飞快!
    身后的站立的主将们,心思复杂。
    杜如晦眼中,是淡淡的雾气!
    郭昶眼中,是深深的钦佩!
    鱼俱罗眼中,是不可思议!
    胡图鲁眼中,是亮晃晃的骄傲!
    更多将官的眼中,则是满满的震撼和敬畏……
    阿布在警骑营的故事,很快传遍整个骁果卫大营。
    那个叫毛小安的小伙子,小心地把那只玉白瓷大碗,包裹好珍藏了起来。
    这东西,成为了他们家一连真正的传家宝!
    据说无数朝代之后,此碗流落海外,公开拍卖时被汉国博物馆高价拍回,创世界瓷器拍价之最!
    传承有续,价值非凡。
    至于那次比赛,听说大将军杨子灿在巡完营第二天后上午举行了。
    杨大将军,和所有不在值的全营虞候骑们一起,在校场上一次整整跑了三十里!
    围观者,如云。
    这场比赛,用时半个时辰。
    最终,大将军遥遥领先,一人绝尘,完赛后神色如常。
    无数人感叹,真是个狗日的“杨阎王”!
    骁果军,从此也又有了“饭桶军”的绰号!
    这也是继突厥人起的“铁脚军”之后,骁果卫获得的第二个响誉天下的名号。
    能吃,能飞快地吃,还吃得一干二净、点滴不剩!
    据传,在骁果卫军中,上至杨子灿,下至王马夫,都有一手舔碗如洗的功夫!
    他们去过的地方,干净!
    那些,专门以捡拾大军废弃营盘遗粮为生的“秃鹫”们,最不喜欢“杨阎王”带过的军队所留营盘。
    简直连颗野菜,也不留下!
    以至于,以后凡是听说“杨阎王”带过的部队,特别是老骁果卫的人,都没什么人愿意去那儿捡捡瓜烙。
    他们的废弃营地,很“穷”!
    大青山的北风,呼啸着,冲下山头,一路南下。
    当它们刮过白道城大营的时候,空气里便满是气味各异的腊肉味道。
    这股诱人的味道,飘散的很远很远……
    经过持续一个多月的准军事化“搜粮”行动,大军派出的搜猎队在大青山中,取得了惊人的战绩。
    准军事行动的狩猎,不像以往游戏和礼仪性质的围猎活动,这是带有明确的战斗任务和后勤保障。
    搜索,引诱,围攻,歼灭,运输,宰杀,分割,加工,存储……
    这都具有近乎军事工业化的高效流程和体系保障!
    等阿布正式下令封山休猎,统计下来的各类猎物竟然超过一百五十多万头。
    其中各类羊、各类鹿,以及野猪,数量最多!
    因为这三类动物的种群最大!
    同时,它们能贡献出来的净肉、脂肪和下水最多,皮毛尺幅也大。
    现在军营的伙食中,虽然不可能顿顿有大肉块吃,但是一天当中有一餐可口的肉粥供应,是能够保障的!
    而获得的毛皮,在与前来收生熟皮的东、南、西部的商人交换后,换得了大量的皮衣、毛衣、毛毯、棉衣等物资。
    这个冬季,大将军杨子灿和一干同僚们,终于不再担心,因为这个边塞的严寒,给数十万大军带来可怕的伤害!
    十一月中旬,朝廷本年度最大规模的一次白道城大营粮秣运到。
    之后一天,广皇帝的诏书,终于到达!